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资讯

山东邹城后八里沟村:“孝善治村,文化铸魂”的乡村振兴密码

发布时间:2025-01-08 15:48:2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

对于山东省邹城市后八里沟村而言,文化不仅仅是村庄的精神内核,更是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治理的催化剂。

这个村庄曾因经济落后、村容杂乱、村风涣散而备受诟病,如今已成为全国文明村、中华孝善模范村。从尊老爱幼的孝善文化到人心齐泰山移的奋斗精神,再到增强整体凝聚力的志愿文化和信仰坚定的红色文化,后八里沟村的文化振兴,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了鲜活样本。

以“孝善文化”铸根基,凝聚乡村治理合力

后八里沟村历史悠久,地处孟子故里,作为一个“一姓村”,全村以宋姓为主,这种天然的文化优势被最大化利用。

后八里沟村将孝善文化视为乡村治理的重要抓手,倡导尊老敬贤、和睦邻里。《村规民约》中明确规定了孝老行为,将传统美德与村庄管理有机融合。此外,村里设立了老年基金,为老人提供全额报销的大病医疗费用,每月发放300元营养补贴,为当月过生日的老人举办集体生日会。每到重阳节,村里还会组织联欢活动、聚餐与旅游,营造浓厚的孝善氛围。

不仅如此,村里每年评选“十大孝星”“好媳妇”“好婆婆”等先进人物,用榜样力量树立孝善模范,激发村民的道德自觉性。村歌《孝德歌》更是广为传唱,将孝善文化根植于村民的日常生活中。近年来,后八里沟村多次荣获“山东省敬老文化教育示范基地”“济宁市尊老敬老模范单位”等称号,而党委书记宋伟也被评为“中华慈善楷模”。

正是这种用文化凝聚人心、以孝善稳定秩序的治理模式,让后八里沟村从一个一盘散沙的落后村庄蜕变为文明和谐的先进村。

以“心齐文化”促发展,激活集体经济动能

“人心齐,泰山移”。后八里沟村的集体经济振兴,得益于一套独具特色的“心齐文化”。这一文化不仅是口号,更成为引领村庄发展的实际力量。

村里坚持走集体经济的道路,将村民、企业员工融入经济发展的大局中来。通过建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村民变成股民,不仅每年享受分红,更能以土地入股、劳动换股等方式参与村企发展。数据显示,村民人均年收入现已突破6万元,全村集体资产超过100亿元。2023年春节,2200多名村民拍摄了一张“全家福”,这不仅体现了村庄的强大凝聚力,更被央视报道,成为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案例。 

与此同时,村两委班子始终倡导“多劳多得、奖勤罚懒”的分配原则。为表现优异的村民配股、配车、配房,使得村民的奋斗目标与村庄发展紧密相连。通过这一模式,村民不仅实现了就业增收,还主动融入村庄治理与经济建设中,形成了强大的内生动力。

在后八里沟村,文化的力量不仅体现在村规民约和家庭生活中,更被注入到经济实践中,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以“志愿文化”强精神,构筑新时代乡风文明

随着村庄经济的崛起,后八里沟村并未忘记履行社会责任,而是以实际行动展现了一种“大爱”精神。这种精神,正是村里倡导的“志愿文化”。

村里成立了九支志愿服务队,党员、退役军人、青年成为主力军。这些志愿者不仅参与治安巡逻、环境清扫,还广泛开展红色教育、公益宣传、项目攻坚等活动,每年服务次数超过百次。2022年,村里投资200万元建设高标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服务社会、奉献他人的精神高地。

此外,后八里沟村还设立了精准扶贫救助基金,捐款用于支持山东省老龄事业发展、济宁市疫情防控以及各种社会救助活动。每年村里都会拿出近千万元资金,资助困难群体,为因病致贫家庭、留守儿童、孤寡老人、英烈家属等提供帮助。

这些行动让后八里沟村的村民逐步形成了一种“奉献即荣耀”的价值观,志愿文化不仅增强了村庄的整体凝聚力,也进一步擦亮了村庄的文明品牌。

以“红色文化”立信仰,凝聚振兴精神力量

在后八里沟村,红色文化始终占据重要地位,通过打造红色文化阵地和各类红色实践活动,为村庄发展注入了信仰与力量。

每周组织升国旗仪式,已成为后八里沟村的固定传统,也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载体。村里还建设了村史馆和党史馆,通过展示村庄发展历程和革命传统,传承艰苦奋斗精神。党员们定期抄写党章,强化党性修养,增强理想信念。

为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后八里沟村定期组织村民、学生前往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接受教育,增强全村的凝聚力与向心力。同时,村党委创办了夜校,组织党员干部、村民全面学习政策理论,用党的理论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红色文化不仅是后八里沟村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筑牢了全体村民共同奋斗的信念根基。

以文化铸魂,为振兴赋能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既需要经济的稳步发展,也离不开文化的深厚滋养。后八里沟村在践行文化“两创”的过程中,以文化为基,用行动为笔,书写了从落后村到全国文明村的新篇章。它不仅让村庄焕发新生,更让村民拥有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文化并非虚无缥缈的口号,而是脚踏实地的实践。从孝善文化到心齐文化,再到红色文化与志愿文化,这些内核共同构建起后八里沟村的精神支柱。正是这份文化自信,为村庄注入了持久发展的动力,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可以复制推广的宝贵经验。

这个位于孟子故里的村落,正在以文化为根,产业为翼,探索乡村治理的新模式,为全国乡村振兴贡献智慧与力量,在新时代的蓝图上勾勒出更加绚丽的画卷。(潇潇 云鹏 洋洋)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