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美国政府单方面对中国加征高关税,形成史上最高对华关税壁垒。美方滥施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严重冲击全球的经济秩序稳定。美方试图通过极限施压的方式达到其不正当目的,显然只是一厢情愿。
美国政府推动实施加征关税措施,是建立在缺乏事实和法律的错误假设基础上,是基于认为在全球贸易发展进程中“自己长期吃亏”“算历史旧账”的错误心理。滥施关税的行为明显违背了世贸组织的最惠国待遇原则,无视了此前各成员谈判达成的承诺。其关税措施只可能引发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采取反制,导致全球贸易紧张局势持续升级。继续加征关税将对全球企业造成进一步伤害,但是美国显然低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强大韧性,低估了中国经济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
首先,我国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高,具有较强的抵御外部风险冲击的能力与话语权。中国拥有全球最齐全的产业门类、最强大的产业配套能力,在全球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这为美国加征关税的影响划定了天然边界。中国在稀土等关键领域具有资源与技术双重优势,美国在稀土产业链方面存在诸多短板,高关税将直接冲击美国相关产业生产和发展。
其次,我国贸易多元化战略成效显著,有效缓冲对美贸易波动影响。近年来,中国持续优化贸易布局,对美出口依赖度显著下降。正如官方数据显示,中国对美出口占比已从2018年的19.2%降至2024年的14.7%。但美国不少产品对我国依存度较高,其关税霸凌冲击将增加美国企业和消费者的成本,损人不利己。近年来,中国不断深化与贸易伙伴的经贸关系,其中,欧盟作为中国的重要贸易伙伴,双方在多个领域一直保持着密切的经贸合作。中国还持续深化与东盟、“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拉丁美洲国家等新兴经济体的贸易合作,东盟已连续5年与中国互为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已稳居拉美地区第二大贸易伙伴和第三大投资来源地。这种贸易多元化布局通过市场分散与增长极转移,构建起抵御单一市场风险的“缓冲带”,使对美贸易波动对整体外贸的影响被有效分摊。
再次,我国正在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国内经济稳中向好,科技创新持续发力,为应对美关税冲击提供了有力保障。经济的稳定性源于超大规模市场的内需驱动。新近,政府通过“两新两重”投资等进一步激活内需潜力。新能源汽车、智能家居等绿色、智能产品保持稳定需求。这种“投资补短板、消费扩内需”的双轮驱动,构建了抵御外部风险的坚实屏障。同时,凭借数字贸易等新赛道开拓新兴市场,有助于消解美国关税政策不利影响。
美国政府极限施压,进一步暴露了其在经贸领域的霸权主义,而施压、威胁和讹诈不是同中方打交道的正确方式,以威胁、霸凌的方式行事,结果只会适得其反。
作者简介 彭德雷
华东理工大学法学院教授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