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爱丁堡 — 2025年8月14日 —— 作为爱丁堡艺术节联盟(Festivals Edinburgh)框架下的重要板块,由跨文化交流协会(Intercultural Connections Initiative,简称ICI)主办的“我们的文化周”(Chinese Culture Week,简称CCW)2025于近日圆满落幕。本届文化周历时10天,呈现了丰富多彩的演出、深度的产业交流和历史性的国际合作,成为今年爱丁堡艺术节期间最受瞩目的亮点之一。

“我们的文化周”参展嘉宾
本届文化周共吸引了超过60场演出与活动、上万名观众以及来自全球的50位业界代表与艺术家参与,规模与影响力均创下新高,再次印证了CCW作为中外文化交流桥梁的独特地位。
嘉宾云集,彰显国际影响力

英国爱丁堡市市长Robert Aldridge致辞
本届“我们的文化周”吸引了众多社会各界的重要嘉宾出席,共同见证中外文化交流的盛况。爱丁堡市市长(Lord Provost of Edinburgh)Mr Robert Aldridge亲临开幕式并致辞,进一步肯定了文化周在促进城市与中国文化交流中的独特作用。埃蒂奥尼王国安吉丽克-莫奈特女王陛下(HM Queen Angelique-Monet of Eti Oni)以“皇家文化交流大使”身份亮相,持续为文化周的发展提供支持。
来自爱丁堡艺穗节协会的国际事务代表也特别到场,展现了节日联盟对于中外文化合作的高度重视。珀斯与金罗斯地区的议员Councillor Andy Chan,爱丁堡市政府议员Paul Penman,以及苏格兰行会协会烛光制造师公会的执事(Deacon of the Incorporation of Candlemakers)Sheila Collins等重要嘉宾亦悉数到场,为跨文化合作送上祝福。中国著名水墨艺术家樊洲先生的亮相,更为文化周注入了独特的艺术气质与东方审美的力量。
爱丁堡市长Mr Robert Aldridge表示:“爱丁堡作为世界著名的艺术之都,很荣幸能够见证‘我们的文化周’在这座城市的蓬勃发展。它不仅为苏格兰观众带来了来自中国的精彩演出与独特文化体验,更搭建了一座跨越国界的友谊之桥。我们期待这一文化盛会在未来继续成长,成为爱丁堡艺术节中一颗璀璨的明珠。”
这一系列重量级嘉宾的到来,彰显了“我们的文化周”在国际舞台上不断扩大的影响力,也进一步奠定了其作为中西方文化交流重要平台的地位。
难忘的艺术瞬间
开幕当日即推出了多部重磅作品,包括《石头记》、《English Ako》、《Narcosis》、《谜之屋》,以及钢琴视觉作品《A Sonic Déjà Vu》等。其中开幕式、多部演出以及IC奖颁奖之夜均座无虚席,观众热情高涨,掌声与起立致意不断。

演员佟丽娅视频致辞
在社交媒体上,CCW同样掀起热潮。佟丽娅女士的支持视频在中国网络平台引发热烈反响,而独家公益传播:微博非遗的支持更是实现了破纪录的传播量。
行业首次与国际合作
今年,CCW首次在爱丁堡艺术节期间举办“中国演艺出海推介会”,为中外演艺行业的深入对话与务实合作搭建了全新平台。与此同时,埃提奥尼女王安吉丽克·莫奈(HM Queen Angelique-Monet of Eti-Oni)作为CCW的皇家文化交流大使,正式宣布将继续支持文化周的长期发展,标志着CCW在国际化道路上迈出了坚实一步。

尼日利亚埃蒂奥尼王国女王安杰丽克·莫奈致辞
埃提奥尼女王安吉丽克·莫奈在致辞中表示:“能够作为‘我们的文化周’的皇家支持者与国际文化交流大使,我深感荣幸。文化的力量在于连接不同的国家与人民,而爱丁堡正是这样一个让世界汇聚、对话与共鸣的舞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在这里被更多观众看见,也让我们得以共同书写新的跨文化故事。我将继续支持这一平台的成长,推动其在全球范围内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IC奖揭晓
作为面向国际艺穗节作品、推动其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奖项,IC奖2025于闭幕式之夜隆重揭晓,来自五大洲的杰出剧目在掌声与期待中荣获这一跨文化舞台的荣耀。评审团由来自中国、英国、法国、巴西、加拿大等多个国家的艺术节策展人、学者与戏剧评论人组成,经过多轮评审,最终评选出十部兼具艺术性、创新性与跨文化价值的作品。

IC奖颁奖典礼
今年的获奖者包括:
• 中国中央戏剧学院《庄周梦蝶》 —— 以东方哲思与现代舞台手法的结合,开创性地演绎“梦与现实”的永恒命题;
• 巴西 Pleasance 与 Cena Brasil Internacional《Tom at the Farm》 —— 以细腻叙事和浓烈张力获得最高奖项,成为南美戏剧力量的代表;
• 加拿大 Corporeal Imago《Imago》 —— 将身体与影像融为一体,开辟跨媒介叙事的新境界;
• 香港 One Table Two Chairs Charitable Foundation《叮叮唱唱游乐园》 —— 将粤剧与儿童互动戏剧相结合,焕发传统艺术的时代新生;
• 中国 QFunTheatre《诗经·少年与诗》 —— 少年与古老诗篇的跨时空对话,展现中国儿童实验戏剧的独特魅力;
• 英国 Dylan and Will Theatre《Cody and Beau: A Wild West Story》 —— 以荒野西部为背景,重塑友谊与冒险的普世主题;
• 英国 Nicholsons Upstage《An Evening of Bull》 —— 以先锋手法反思个体与社会的关系,展现青年创作者的锐利表达;
• 津巴布韦/英国 Unshaded Arts《Strangers And Revelations》 —— 以跨国叙事探讨身份与归属,展现非洲与欧洲青年艺术家的创造力;
• 西班牙 HisPanic《Copla: A Spanish Cabaret》 —— 将西班牙民间音乐与现代舞台语言融合,释放传统艺术的当代张力;
• 印尼 Elisabeth Gunawan & KISS WITNESS《Stampin' in the Graveyard》 —— 以极具先锋精神的舞台实验赢得国际评委盛赞。
这些作品横跨 亚洲、欧洲、非洲、美洲 等多个地区,涵盖了从儿童剧、肢体剧到实验戏剧、音乐剧的多元类型。它们不仅在艺术品质与创作精神上展现了顶尖水准,更体现了戏剧作为人类共同语言的力量。
这些获奖作品向世界证明,艺术的价值不仅在于本土表达,更在于跨越边界、连接心灵。IC奖不仅是一份荣誉,更是一座桥梁,推动国际优秀作品进入中国视野,并让中国故事走向世界舞台。
展望未来,IC奖将持续秉持国际化愿景与开放态度,汇聚更多跨文化的优秀创作者与作品,推动中外艺术交流的深度互鉴,让世界通过舞台看见彼此、理解彼此、共鸣彼此。
全球媒体关注

演艺作品展出现场
在传播层面,“我们的文化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国际影响力——全网阅读量突破2亿,获得超400家海内外媒体的关注与报道。微博话题首发即引发热烈反响,单条阅读量突破1.2亿,相关话题总量超过1.5亿,讨论量逾10万,互动量超20万,原创内容累计超过300条,并吸引了百余位知名意见领袖的积极参与,日均阅读增幅超过百万次。与此同时,《欧洲时报》、《中国日报网》、《The Scotsman》、《Edinburgh Magazine》、《Edinburgh Reviews》等重要媒体,以及苏格兰旅游局、苏格兰政府官方平台也对活动予以报道。在海外新媒体平台,小红书关于爱丁堡艺术节的话题阅读量达到1,262万、讨论近8万,进一步佐证了爱丁堡作为全球最大艺术节之一的国际影响力。作为全球规模最宏大的艺术盛会之一,爱丁堡艺术节每年汇聚逾3,000场演出、覆盖58个国家、吸引数百万观众,“我们的文化周”正是在这一世界舞台上,以非遗与当代表演艺术为纽带,让中国声音与国际共鸣交织,开创了中外文化交流的新篇章。
特别鸣谢
“我们的文化周2025”的成功举办,离不开众多支持与付出。组委会特别向三位艺术顾问——杨乾武、黄乃强、茅威涛——致以诚挚感谢,他们以深厚的学养与远见为文化周注入了灵魂与高度。
我们同时感谢战略合作伙伴及赞助方的鼎力支持,以及微博非遗作为本届活动的独家公益传播伙伴,让更多观众能够在线上同步感受文化交流的魅力。
更要感谢在幕后辛勤付出的团队成员和无私帮助的朋友们,是你们的专业与奉献,让这一周跨越时空的文化盛会得以圆满呈现。
艺术顾问茅威涛表示:“文化的交流不是简单的展示,而是心灵与心灵的共鸣。‘我们的文化周’让世界在爱丁堡听见来自中国的声音,也让中国艺术家在这里看见更广阔的世界。传统与当下在舞台上相遇,东方与西方在交流中生长,这正是艺术的魅力所在。我相信,这样的对话将为未来留下深远的回响。”
展望未来
随着本届文化周催生的一系列新合作项目陆续启动,CCW计划于2026年以更大规模回归,进一步拓展国际网络,持续展示中国表演艺术的独特魅力与全球价值。
跨文化交流协会主席Winnie表示:“CCW不仅仅是一场节日,它已经成为一种文化运动。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平等、多元、开放的舞台,让文化真正汇聚,让艺术家绽放才华,让观众收获难忘体验。”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