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重庆轨道交通建设传来重大喜讯——重庆地铁15号线二期土建工程12标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站至重庆科技大学站左线盾构区间,随着“中交渝铁6号”盾构机成功突破最后一层岩土,标志着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左线实现全线贯通,这一重要进展为该线路早日通车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交路建供图
据了解,重庆轨道交通15号线二期土建工程12标段由中交路建承建,该标段包含起点至曾家站、曾家站至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站、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站至重庆科技大学站(不含)及相应区间隧道工程,即2站3区间,线路全长达到6.824公里。在施工方式上,车站主要采用明挖法,区间则运用复合式TBM施工。此次贯通的左线区间长度为3395.069米,右线长3412.487米,该区间地质条件复杂,主要穿越砂岩、砂质泥岩等岩层。TBM从重庆科技大学站始发,最终在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站完成接收。
施工过程中,项目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要下穿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还需应对复杂的地质情况以及坚硬的岩层等问题。为克服这些困难,项目团队强化技术攻关和现场管理,及时引入智慧化工地管理系统。该系统集成了视频监控、环境监测、人员管理等多项功能,有效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与安全性,实现了对施工现场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项目团队能够及时调整掘进参数、优化施工方案,成功攻克了回填土层中盾构安全掘进施工、长距离条件下盾构机毫米级误差接收等关键技术难题,最终确保左线盾构区间顺利贯通。
值得一提的是,项目团队将环境保护理念贯穿施工全过程。在掘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噪声、振动和泥浆排放。技术攻关团队加强技术改造,设立了泥浆压滤和废水处理循环利用装置,不仅高效解决了盾构施工泥浆外运难题,还化解了废水外排带来的环保污染风险,推动现场环保管控效果明显提升,确保施工对周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
重庆地铁15号线二期工程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和战略意义,它主要承担起科学城、大学城等区域与中部槽谷跨组团间的快速联通功能。工程建成后,将实现西部槽谷居住区、T3航站楼、复盛高铁站枢纽、龙盛产业园区间的高效转换,进一步优化重庆城市功能布局,为促进主城都市区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伍鹏飞)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