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山东省滨州市滨北街道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围绕“同心筑梦·榴印滨北”特色品牌,通过文化浸润、服务便民、共治共享等举措,推动民族团结进步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形成“各族群众一家亲、携手奋进新时代”的生动局面。
凝心铸魂聚合力共绘民族团结“同心圆”

滨北街道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整合辖区资源,构建“1+N”民族团结工作体系。一是组建19支专业化志愿服务队,累计开展政策宣讲、困难帮扶等志愿活动60余场,惠及各族群众5000余人次;二是创新打造“民族政策宣讲直通车”,通过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进大集“四进”模式,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学习月”系列活动,覆盖群众3000余人;三是以"E盏茶室"为圆心,辐射凝聚统一战线的“同心圆”力量,建立“建言直通车+民生议事会”双轨机制,让各民族代表在协商中增进共识,在实践中铸牢共同体意识,形成“茶香聚智、同心筑梦”的生动局面。
文化交融促认同奏响和谐共生“主旋律”

街道以文化为纽带,精心培育“榴印滨北”文化品牌。一是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举办民族团结文艺汇演、非遗手工艺展等特色活动30余场,吸引各族群众参与互动;二是实施“传统文化浸润工程”,开设民族舞蹈、剪纸技艺等公益课堂15期,促进文化互鉴;三是创新推出“滨北民族团结故事汇”品牌,挖掘辖区民族团结典型人物和事迹,通过短视频、社区展板等形式广泛传播,增强群众认同感。
服务民生增福祉架起邻里互助“连心桥”

街道聚焦民生需求,构建“三位一体”服务体系。一是打造“民族团结服务圈”,依托“红石榴驿站”,开展政策咨询、就业帮扶、法律援助等“一站式”服务;二是开展“健康滨北”行动,联合辖区医院、学校开展“健康义诊”“助老助残”等暖心行动,惠及少数民族群众3000余人;三是创新“社区微工厂”模式,打造“社区+企业+居民”共建平台,引进手工艺品加工等项目,让辖区居民实现“家门口就业”的同时增加居民收入。此外,依托街道“梧桐树”大爱公益驿站,组织各族群众开展节日共庆等活动,以“小邻里”推动“大团结”。
多元共治筑和谐激发基层治理“新活力”

创新推行“网格+民族”融合治理模式。一是组建由各族群众组成的“滨北和事佬”调解队,成功化解矛盾纠纷30余起;二是建立“居民议事厅”机制,发动各族群众参与社区微改造、环境整治等议事协商活动;三是打造“民族团结进步广场”等特色阵地,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格局。
“同心筑梦·榴印滨北”品牌正成为对外宣传街道民族工作的“金名片”。下一步,滨北街道将持续深化品牌内涵,拓展线上线下宣传渠道,举办“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系列活动,推动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民族团结创建的浓厚氛围,让“榴印滨北”精神在滨北落地生根、枝繁叶茂。(周渤海 刘怡璇)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