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4)》于近日发布

发布时间:2025-06-23 17:38:54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期,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对外开放研究院组织编写的《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2024)》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我国首部聚焦对外开放领域的系列蓝皮书,该书自2021年首次发布以来,连续斩获殊荣,曾获第十三届、第十四届“优秀皮书报告奖”二等奖、第十五届“优秀皮书奖”一等奖,中国智库索引(CTTI2023年度智库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成为学界、政界、业界研究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参考。

本年度报告采用调查研究、案例分析、横向比较和实证研究等方法,对2023年北京对外开放建设情况进行全方位、多维度、深层次剖析,明确了当前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并结合国家战略需要和最新形势变化,提出了进一步推动新时代北京对外开放的建议。

报告认为,在国际规则加速重构的背景下,北京立足“四个中心”战略定位,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合规治理、促进金融业等关键服务业扩大开放、提升文化国际影响力、深化科技创新和绿色发展等重点领域的国际合作,在对外开放进程中取得重要成就,对全国对外开放起到示范引领作用,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有力支撑。

全书分为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案例研究、附录五部分,围绕数字强贸、投资环境、文化交流、国际合作等领域开展专题分析,从如何推动制度型开放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以期助力首都高水平对外开放。

其中在坚持“五子”联动,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方面提到北京是全国唯一的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也是唯一一个拥有两个自贸试验区的城市,双重身份赋予北京市在助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中的非凡使命与责任,尤其是在提高金融服务质效方面。

一方面,积极开展“政金企”对接工作。引导支持政策性和商业性金融机构推出跨境金融服务和产品,为企业提供多元化、便利化的跨境金融服务;引导北京市的地方性丝路基金支持绿色发展、数字领域、科技创新合作、卫生健康等“新领域合作”相关项目及北京市优势产业的融资,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联合融资、银团贷款、风险分担等方式开展国际合作,拓展多元化融资渠道。

另一方面,探索制度创新。北京市在跨境金融监管、外经贸资金支持、跨境人民币业务、外汇资金收付、境外安全等政策领域先行先试制度创新,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先行探路,促进“一带一路”国际经贸投资合作规模和质量稳步提升。

北京市应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引智引技引资并举、共商共建共享并进,逐步构建北京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创新共同体,使北京市成为“一带一路”创新合作网络的重要枢纽。

一方面,发挥平台效应。持续加大对“一带一路”联合实验室和“一带一路”技术转移协作网络等平台的支持力度,推动搭建长期稳定的科研合作平台,充分发挥中俄数学中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怀柔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等科研合作支撑平台的作用,促进协同创新。

另一方面,开展多层次交流。坚持举办中关村论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一带一路”科技交流大会、“一带一路”暨发展中国家科技培训班等活动的在京举办和国际交流,推动“一带一路”科技创新合作走深走实,为服务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贡献科技力量。

未来,《对外开放蓝皮书:北京对外开放发展报告》将持续跟踪全球开放格局演变与北京对外开放创新实践,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北京方案”。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