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李士进油画静物研究班汇报展:打破边界,让艺术从“心”生长

发布时间:2025-09-01 19:46:44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第六届李士进油画静物研究班汇报展在中国艺术研究院油画院青年展厅展出。作为中国杰出的写实主义油画家、北京服装学院教授,李士进先生深耕美术教育三十余载,在写实油画静物创作领域造诣深厚、影响广泛。其作品多次亮相国内外重要展览,出版《超写实油画技法》等专著及多部个人作品集。

杨飞云荣誉院长现场指导

此次成果展不仅是他独特教学理念的集中呈现,更凝聚了助教团队与全体学员的艺术心血——助教谷雨、李娜全程紧跟教学节奏,从创作思路梳理到技法细节打磨,全力协助学员将艺术构想落地;贾子英、滕明伦、曾庆超、贾媛、陈庆、李睿婷、何馥、黄琴霞、江启汇、王睿、刘毅、鞠明海、崔亚瑞、张珂、袁美华、李少伟、白霄汉、赵梓涵、李恩、黄川等二十位学员,更以扎实的创作实践,交出了这段学习旅程中关于“突破与成长”的生动答卷。

杨飞云荣誉院长现场点评学生作品

当“静物画”的称谓落入惯性认知,人们脑海中往往定格于瓶罐、蔬果与衬布的经典组合——这是艺术史为我们划定的“安全边界”,却也悄悄遮蔽了日常事物中更鲜活的生命。
不纠结于定义的桎梏,不困守于题材的藩篱,引导创作者转身凝视自己的生命轨迹:那枚承载童年记忆的旧玩具、那盏陪伴深夜创作的台灯、那片窗外常被忽略的斑驳墙皮,只要与内心产生共振,便拥有成为艺术载体的资格。

朱春林院长现场指导

 我们要培养的,不是技艺娴熟的“模仿者”,而是拥有独立思考、能以独特语言诠释世界的“表达者”。这些作品中,或许没有宏大的叙事,没有华丽的炫技,却藏着最珍贵的“自我”:是对日常的珍视,是对情感的笃定,是对存在的独特体悟。

李士进教授接受采访

我们鼓励大家在艺术形式语言方面进行大胆尝试,每个人个性情感的差异决定了他们所采用方法方式的不同;由于他们各自具有明确的表达愿望,在表现手法方面也呈现得多种多样。我们不会单纯地讲解某一种技法,我们知道技法总是为了某种情感或意图的表达而被创造出来,单纯讲技法会制约人的想象力。因此,我们先要有表达愿望,然后去寻找对应的解决办法。结合愿望,技术才会变得有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始终强调“直观”,目的是先把以往所学的知识、概念,或者你曾以为是真理的东西暂时搁置;用你的直觉专注在某一物件上时,才能更容易接近你的内心;在你对某个事物产生兴趣的时候,才有可能看到你自己;只有更接近自我时,才会自由表达,才能冲破以往知识概念的束缚。

参展人员合影

此次成果展不仅是学员学习成果的集中亮相,更是李士进老师艺术教学理念的生动实践。透过这些充满温度与思考的作品,观众既能看到学员们在艺术道路上的成长,更能感受到他们突破传统、忠于内心的艺术态度,以及对油画静物这一领域的全新探索。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