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央地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工作推进会在广州举行。会议强调,要围绕构建“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链,着力推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科技互促双强、科技金融深度融合、培养引进科技创新人才、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有效夯实大湾区科技创新硬实力,加快把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不断为产业科技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厚植大湾区科技创新人才底座,全面激活创新创造活力。
这场重要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央地协同、三地联动的科创共同体建设进入新阶段。教育之基深植,涵养产业创新的源头活水;科技之翼高扬,引领产业体系的能级跃迁;人才之链锻强,铸就产业发展的核心引擎。在这一宏图之中,“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新型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和强化,恰如珠江、东江、西江三水汇流,其奔涌东流之势正重塑大湾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翰海浩疆。从这个意义上讲,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以下简称“产才院”)可谓应运而生。“产才院”的独特使命,就是要高水平建设国际一流的产业人才智库,并以此为平台枢纽打通三要素融合的“任督二脉”,促进大湾区成为全球产业版图中不可或缺的“创新极”,服务好产业高质量发展进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这当中,绿色能源等战略新兴领域科技成果有组织产业化的加快推进,正是这一使命的生动写照和独特实践。
“产才院”的一大愿景,是持续推动构建需求导向型的“产学互促”新型育才模式,助力教育链成为产业链的“预研、预练、预产”环节。“产才院”院长王中林院士是纳米能源领域的世界顶尖科学家,“产才院”以“绿能产业科创汇客厅”为品牌汇聚了绿能产业相关中外院士、龙头企业负责人等顶级人才资源。因此,“产才院”推动教育资源和产业资源深度融合具有深厚基础,衷心希望能同以高校为代表的广大教育界,联合开设“专业+商业”的复合型培训项目,共同建设“学术导师+产业导师”的创新型培养体系,合力实现教育成果与产业需求的高度契合,为大湾区以绿能为代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和科技动力。
“产才院”的前进方向,是始终坚持“产研协同”的科技成果有组织产业化道路,打造科技引领的新质生产力要素“汇聚、耦合、转化”平台。诚如王中林院士所言:“科学原创的种子,需扎根产业需求的土壤”。要破解“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转化梗阻,供需两侧当双向奔赴,但当前发展形势下更要强调“以终为始”的协同发力,让市场、让客户成为产业提质升级进而科技创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为此,“产才院”愿同各方伙伴共建核心支点、发挥杠杆作用,优先发力海上风电、海洋工程、商业航天、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智慧城市等领域,一方面与京津冀、长三角、成渝地区的知名高校、实验室、新型研发机构携手探索“智库+实验室”成果转化新型机制,强化科技创新对产业发展的策源功能和引领作用;一方面针对世界500强、地方支柱、中小微等各类企业“发展难点、技改堵点、人才痛点”,交互提高产业需求挖掘和解决方案匹配的双重能力。
“产才院”的核心竞争力,是通过不断丰富全生命周期“产才融合”人才服务生态,让人才价值在产业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形成螺旋上升闭环。大湾区建设呼唤“高精尖缺”科技领军者、洞悉产业前沿的卓越工程师与技艺精湛的大国工匠。面对大湾区战略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人才结构性短缺和周期性错配的双重挑战,“产才院”致力打造人才“育、引、留、用、传”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已率先在“顶尖人才磁极”“跨境合作网链”形成两大突破。王中林院士成立广州蓝色能源研究院,刘经南院士在阳江成立海洋通信遥感导航院士工作站,马来西亚科学院张纹通院士就海上风电颠覆性技术与中国能源领域链主企业深度对接。一路走来,我们深刻感受到唯有实现产业和人才的互促双强,新质生产力的“乘数效应”才有条件充分发挥。“产才院”期待“立足湾区、服务全国、面向世界”,有组织深化与产业端的全天候、全方位、全链条耦合,成系统打通人才和技术的绿色通道,助力企业找到成熟度、匹配度“双高”的解决方案,服务人才实现“产业—社会—自我”三重价值。
雄鸡一唱,万方乐奏;蓝图已绘,奋进当时。我们相信,“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共促产业的大格局中,阳江的海上风电叶片与广深双城的具身智能机械臂即便隔海相望终能同频共振、交相辉映,摩擦纳米发电机(TENG)、交叉轴风力涡轮机(CAWT)等颠覆性技术有望在大湾区上天下海、大放异彩。这里面,不仅能看到智慧碰撞的火花,更能领略“教育筑基、科技引领、人才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磅礴崛起的全景。
(作者:田原 粤港澳大湾区产业人才研究院秘书长、粤港澳大湾区人才协同发展生态联盟副理事长)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