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得知即将前往云南怒江时,我在网上查阅资料,这才知道了它的全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傈僳族在缅甸也有分布,这一巧合立刻激起了我的好奇心,于是我又做了更多功课。我了解到,这里超过半数人口是傈僳族,他们与其他少数民族共同生活在这里。此外,怒江州与缅甸接壤,边境线长达449.5公里(279.3英里)。在还未踏足这片土地之前,仅仅是阅读这些信息就让我兴奋不已!
了解发展举措
3月29日,我前往怒江参加“2025减贫治理与全球发展(怒江)国际论坛”,来自世界各地的记者、专家和政商学界代表齐聚一堂。活动展示了当地在减贫方面取得的成果,以及少数民族如何成功改善生计的案例。多数与会者对中国在扶贫和乡村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效深表赞赏。
南非公共行政与管理协会主席科格塔索·布鲁斯利·沙伊教授分享了他的观点:“中国政府在农村地区扶贫方面的努力是必要且值得肯定的。我们赞赏中国所做的大量工作,成果有目共睹。其他国家也在为改善人民生活而努力,但毫无疑问,中国走在了前列。”
我有机会与北京外国语大学的赵瑾副教授交谈,她介绍了中国为确保少数民族不掉队而采取的一系列措施。除了改善社会经济条件外,她还特别强调了为少数民族提供更好教育机会的政策。“得益于扶贫项目,这些地区的面貌有了显著改善,”赵瑾说,“我个人也邀请怒江的高中生报考我们大学,我很高兴看到少数民族学生在追求高等教育方面得到了支持。”
体验当地生活
在中国各地广泛旅行过的我注意到,怒江的菜与典型的中国食物不同。当地的很多特色菜的味道让我想起缅甸北部和东部少数民族的食物。不加一滴油的酸辣鸡丝沙拉让我想起了家乡,芥菜汤与米饭完美搭配,其他菜如红烧肉和当地自制酱料,充满了地道风味。
后来,我们参观了当地社区。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高耸入云的山脉。飘荡在山间的薄雾增添了特别的美感,我们都停下来欣赏这自然风光。当地向导笑称,这绝非工业排放,而是山间水汽的自然景象。我们笑了起来,告诉他,我们明白——这里根本没什么大工厂会造成污染。
百花岭是一个音乐村,当地人用歌舞欢迎我们。他们唱了传统民族歌曲,解释了歌曲的含义,然后邀请我们一起跳圆圈舞。和他们一起唱歌跳舞,真是一次难忘的经历。
在我们参观的所有地方里,最迷人的地方之一是坐落在山顶的阳坡村,它的图书馆是一大亮点。当地少数民族村民用自酿米酒和传统菜肴欢迎我们,其中许多让我想起缅甸的美食。
当夜幕下,我们在酒店附近漫步,发现一座造型别致的悬索桥:中央塔身挺拔,钢缆延展其间,桥下便是怒江——入缅后被称为萨尔温江。在这里看到它,我感到熟悉和温暖。
感受区域发展
萨尔温江发源于中国云南,流经缅甸后汇入安达曼海。与它并行的是湄公河(在中国称为澜沧江),流经多个东南亚国家。中国提出的“澜湄合作”,就是为了促进与这些国家在经济发展、环境保护、农业和减贫等方面的合作交流。
3月30日,我们参观了怒江市的一个工业园区。生产咖啡、饮料和零食的工厂创造了就业机会。当地农民受益于贷款项目,搭建温室来保护作物免受不可预测的天气影响,大家的收入更加稳定。
在怒江独龙织梦实业有限责任公司,我发现那里生产传统民族纺织品。有些设计让我想起缅甸的传统图案,我忍不住拍了很多照片。我的中国朋友们得知山的另一边就是缅甸都很惊讶。站在离祖国如此近的地方,我充满了感慨。
怒江的发展早在1994年就开始了,多年来投入的资金不断增加。除了经济进步,独龙江乡还有一所中缅友谊诊所,支持跨境医疗。此外,在“一带一路”倡议下,怒江的少数民族学校与缅甸克钦邦政府合作开展教育项目,职业培训学校也招收缅甸学生。
个叫“和谐社区”的地方,集中居住着原本分散在30个偏远村庄的10445人。这里的服装厂和棒球厂为妇女提供了兼顾工作与家庭的机会。我们参观了一家棒球厂,工人们每月收入超过1.2万元,每月生产4万多个棒球。社区里还有学校、幼儿园、游乐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公共医疗设施等。
我们还去了一所建在群山之中的傈僳族中学。学生们穿着传统服装热情地欢迎我们。教室里光线充足,配备了现代技术设备,学生们每人配备平板电脑。我们旁听了英语、科学和艺术课。值得一提的是,99%的学生来自当地少数民族社区,许多教师是优秀的少数民族教育工作者。
这次怒江之行,我们品尝了怒江的传统美食,体验了民族音乐和舞蹈,也见证了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教育环境和经济条件的显著改善。看到即使是偏远地区也没有被落下。我不禁思考,类似的方法是否也能应用于我的国家。
北京外国语大学印度尼西亚籍专家汉迪·尤尼亚多强调,中国在怒江的扶贫模式,可为印尼提供借鉴。他指出,农业、技术和基础设施的进步显著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有可能有助于减轻印尼贫困问题。
这次旅行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绝不让一个民族掉队。直到现在,这句话仍在我心中回响。
撰稿:佟思渡(缅甸)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