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400多家跨国公司坚定选择中国

发布时间:2025-07-08 14:17:21 来源:中国报道

文/《中国报道》记者 李士萌

6月19日,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青岛国际会议中心开幕,来自43个国家和地区的465家跨国公司代表齐聚青岛、共话合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何立峰指出,中国拥有超大规模国内市场和全球最完备产业体系,展现出强大经济发展韧性和增长潜力,是跨国公司理想、安全、有为的投资目的地。

继续坚定选择中国

受当前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影响,全球经济发展不确定性加剧,跨国公司供应链进入深度调整期,“友岸化、短链化”趋势加强。跨国公司在中国的发展状况如何?

中国欧盟商会主席彦辞于峰会开幕式上发表演讲时表示,中国政府已表现出与跨国公司合作的意愿,以吸引更多投资。“我对中国的政策进展表示乐观,中国欧盟商会已做好准备,与中方各级政府及利益相关方进行对话与合作,共同应对挑战,探讨更多合作机会。”

中国始终是外资投资兴业的沃土。此次峰会上,由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发布的《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未来共赢发展再起航》报告显示,虽然近两年受国际形势影响,中国吸收外资规模有所下滑,但仍居发展中国家前列。2024年,中国新设外商投资企业5.9万家、同比增长9.9%,实际使用外资1162亿美元。在华外资企业贡献了中国四分之一的工业增加值、七分之一的税收,创造了3000多万个就业岗位。

此外,外资质量和外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报告显示,跨国公司抢抓中国推动新质生产力发展机遇,借助中国的创新生态优势,加快在未来制造、未来健康、未来能源等前沿产业布局。2025年一季度,电子商务服务业实际使用外资较上年同期翻了一番,生物药品制造业、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业、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业同比增速分别达到63.8%、42.5%和12.4%。

总部位于比利时的贝尔卡特是一家钢丝制品企业,于20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经过多年发展,目前在中国7个城市拥有13家生产基地。贝卡尔特集团工程部运营副总裁、中国区负责人李克告诉《中国报道》记者,贝尔卡特在中国建立有生产基地、研发中心及贸易公司,产品主要服务于中国市场,中美贸易摩擦不会影响其对华投资决策,贝尔卡特未来将持续对华投资,谋求合作机会。

中欧之间的投资合作近些年取得诸多突出成果。例如,已通达欧洲26个国家229个城市的中欧班列,显著提升了亚欧大陆的物流效率。中国与欧洲部分国家的合作也日益紧密,2024年,西班牙的对华直接投资飙涨130.8%。

各跨国公司在中国本土布局的价值链也不断延长,从销售市场拓展至原材料、研发等环节。费尼亚集团是燃油系统的全球最大生产商之一,参加此次峰会的集团全球副总裁西蒙·戈德温说,过去10年,他们在山东烟台的投资已经超过5亿美元,年销售额从4000万元人民币增长到现在的20亿元人民币,同时,不断提升产品本土化率,原材料本土化采购从开始的10%增加到现在的90%。沙特国际电力和水务公司中国区主席萨利赫·哈卜提表示,2025年他们在中国启动了首个海外创新中心。

对跨国公司而言,在中国投资兴业从来不是“单向奔赴”。“中国区销售收入已从占全球总销售收入的1%提高到现在的24%。”松下电器中国东北亚公司副总裁赵炳弟说,2020年至今,松下电器已在中国开展了20个事业基地的建设和投资,中国已成为松下电器海外最大的事业基地。

中国涌现新投资机会

本届峰会嘉宾的“总裁含量”很高。据了解,本届峰会受到全球工商界的广泛关注和积极响应,570位“新老朋友”如约而至。其中,境外跨国公司嘉宾417人,境内嘉宾153人。境外跨国公司中,全球副总裁级以上嘉宾82人;中国区总裁级133人,副总裁级155人。境内跨国公司中,总裁级60人,副总裁级93人。

总裁“扎堆”此次峰会,只为寻找更大、更多、更深合作机会。新质生产力、服务贸易、数字经济、绿色低碳等领域批量涌现出的新机会,受到总裁们广泛关注。此次峰会创新推出银发经济论坛、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论坛等14场活动,为跨国公司领导人提供交流平台。

在服务业开放的大趋势下,现代金融、人工智能等领域跨国公司参会嘉宾占比超过20%。瑞穗金融集团董事长今井诚司认为,中国大力发展银发经济为外商在华投资提供了新机遇。

深耕中国47载的松下电器近些年也瞄准银发经济和大健康赛道。据赵炳弟介绍,从2020年开始,松下电器就与浙江大学展开战略合作,共建老龄化与康养产业研究中心,在学术研究、政府咨询、人才培养和产业调研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此外,松下电器还在多地参与了康养社区开发,应用“全龄共生”理念,打造年轻人、中年人及老年人等不同年龄层人员共同居住、交流的街区。2021年,松下电器在北京成立WELL健康人居实验室,通过与健康建筑领域伙伴、高校及医院进行产学研用合作,助力开发更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居住空间解决方案。

李克在接受《中国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在绿色低碳领域,外资的发力空间巨大,如为配合青岛城市发展,海上风电、海底隧道建设都为外资提供了合作机会。此外,贝尔卡特还与本地高校和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绿色材料技术研发,发展新质生产力。下一步,贝尔卡特计划对在中国的生产基地进行智能化、可持续化的改造升级。

峰会期间,不少外资企业代表对中国目前正在推动的“两新”政策表现出浓厚兴趣。6月18日,在峰会配套的工业和信息化领域设备更新政策说明会上,横河电机(中国)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小松幸司表示,非常希望能够参与到企业设备更新的相关项目申报中。

人工智能作为近些年全球的投资热点,也成为此次峰会上跨国公司领导人代表热议的话题。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顾问总经理何毅在“人工智能+”高质量发展论坛上表示,算力、数据、算法、应用场景4个要素对发展人工智能至关重要。在中国,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非常丰富,在医疗、电商、制造业等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届峰会上还吸引了不少新面孔,首次参加峰会的嘉宾达131人,占总数的23%。东盟、中东、非洲等新兴市场参会国家增多,越南、埃及等9个国家的企业首次参会。此外,还有来自中东地区28家跨国公司的47位嘉宾组团参会。

截至6月20日峰会闭幕,共有40个重点外资、外贸等项目签约,总金额达59.3亿美元,涉及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行业领域。

中国企业与全球伙伴“开放共赢”

多位受访的参会嘉宾表示,峰会为中外企业“找机会”“求合作”提供了广阔平台。中国企业也通过此次峰会,精准对接全球市场需求,洽谈全球商机。

受特朗普政府关税政策影响,全球经济发展前景不确定性增加,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持续下降,但中国企业对于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没有消减。一家专注外贸的宠物用品工厂负责人告诉《中国报道》记者,《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发布后,美国客户的订单需求出现显著回弹。该负责人分析,回弹是由于前期积压的订单得以释放。中国完善的供应链以及较高的生产效率是中国产品在国际上重要的比较优势,这也是许多北美客户即使面临成本上升压力,也愿意和中国公司合作的原因。

为积极开拓“一带一路”新兴市场,让更多跨国公司在第六届跨国公司领导人青岛峰会平台上充分展示交流,峰会还举办了中阿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论坛。青岛与阿盟国家在机械设备、电器、化工等领域贸易往来密切,近3年来,进出口额连续增长20%,2024年达到76亿美元。在阿拉伯国家布局的10个海外仓,已成为面向中东国家及地区贸易的“桥头堡”。

阿盟驻华代表处主任法赫米表示,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将阿拉伯国家的国内经济发展与中国加大对阿拉伯基础设施建设、工业能力建设的投资以及增强全球供应链的韧性相结合,有助于促进阿拉伯国家与中国在创新领域建立伙伴关系。

在中阿经贸合作高质量发展论坛上,青岛港集团、青岛地铁集团、中石油七公司、海尔集团等200余家青岛重点企业与外方开展一对一洽谈合作,达成近3000万美元贸易投资合作意向。

德国联邦外贸与投资署投资促进驻华副代表郑洁在峰会的论坛上指出,2024年,中国仍是德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是德国全球第二大贸易伙伴,双边投资势头强劲,尤其是在电子电气、汽车、机械设备、化工医药、绿色转型、智能制造和数字化等前沿领域活跃度持续提升,并且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选择到德国从事生产和研发。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在2025青岛国际城市合伙人对话会上表示,中国以庞大内需市场、深化开放政策与完整产业体系成为跨国公司不可替代的“增长韧性”。作为从青岛走向世界的企业,海尔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布局了23万个网点。

周云杰表示,走向世界不是口号,而是真正扎根当地。在泰国,海尔冰箱针对热带饮食需求创新“瞬冻锁鲜”技术,市场份额突破40%;在巴基斯坦,可抵御50℃高温的空调成为家庭“刚需”。如今,海尔已16年蝉联全球家电品牌零售量第一,海外每售出10台中国品牌家电,海尔独占6台,这不仅印证了中国市场的机遇,更展现了中国企业与全球伙伴“开放共赢”的深层逻辑。

(《中国报道》2025年7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