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独家报道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为全球经济注入确定性

发布时间:2025-07-08 14:25:35 来源:中国报道

文/吴尧 蔡庆丰

当地时间2025年6月9日至10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在英国伦敦举行。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作为中方牵头人,与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及贸易代表格里尔等美方主要经贸官员,进行了坦诚而深入的对话。

此次会议不仅是对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的切实巩固,也是落实6月5日两国元首战略共识的重要举措。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启幕运行,充分体现了中国作为大国的责任担当,以“和合共生、求同存异”的中国智慧,为陷入波折的中美经贸关系乃至世界经济前景注入了确定性。

坚守平等协商核心立场,

为世界争公义

从双方的谈判成果可以看出,中美在双边经贸问题上存在较为开阔的谈判空间,两国的经贸关系亦不至于所谓脱钩。

何立峰指出,中方对中美经贸问题的态度和立场是明确的、一贯的。中美经贸关系的本质是互利共赢,中美在经贸领域合则两利、斗则俱伤。贸易战没有赢家,中方不愿打,但也不怕打。双方应通过平等对话、互利合作解决经贸分歧,中方对经贸磋商是有诚意的,也是有原则的。中方重申,双方应相向而行,言必行、行必果,拿出恪守承诺的诚信精神和切实履行共识的努力行动,共同维护来之不易的对话成果,继续保持沟通对话,推动中美经贸关系行稳致远,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美方表示,本次会议取得积极成果,进一步稳定了双边经贸关系,将按照两国元首通话要求,与中方相向而行,共同落实好本次会议共识。

回归互利共赢本质,

推动全球经济秩序理性重构

何立峰强调“贸易战没有赢家”,并提出“下一步,双方要按照两国元首通话达成的重要共识和要求,进一步发挥好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不断增进共识、减少误解、加强合作”。

作为发展阶段、经济制度不同的两个大国,中美双方在经贸合作中出现分歧和摩擦是正常的。然而,国际贸易不可忽视的本质是互利共赢。在全球产业链分工日益细化的今天,世界经济体系高度相互嵌套,一荣俱荣,这种基于市场选择的自然合作是全球化资源配置的必然结果。

近年来,随着美方当局违背经济规律,倒行逆施单边主义与保护主义,全球政治、经济、贸易局势呈现出显著的恶化趋势。这种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安全化的做法,不仅撕裂了全球供应链的完整脉络,更在根本上动摇了多边贸易体系的根基。历史与现实反复印证,贸易战没有赢家,霸凌打压只会造成多败皆伤的困境。

当保护主义阴云笼罩全球经济之际,理性回归的呼声正逐渐汇聚成强大的力量——发展中国家联合捍卫公平贸易原则,跨国资本用投资选择表达对开放市场的信心,美国国内工商界和农业州也持续发出反制关税的抗议。来自各方的呼吁清晰表明,世界经济的复苏需要拆除人为藩篱,全球秩序的重构亟须重返合作轨道。

伦敦会议的成果是中美双方正视经贸互利共赢本质,尝试回归经济理性的重要探索。通过建立与运用磋商机制,中美共同发出了试图扭转现状的信号——摒弃“零和博弈”思维,打破“脱钩断链”迷思,强化多方合作共赢,是重构健康、稳定、可持续全球经济秩序的正道。

充分发挥中美经贸磋商机制作用,

为世界经济加固“确定之锚”

中美是占据全球经济总量份额可观的两大经济体,其关系走向必然牵动全球目光。

中美经贸磋商机制首次会议的开启,便引发外界高度关注。路透社、天空新闻频道等多家媒体指出,中美新一轮会谈引起各界高度关注,双方开展面对面对话将有助于加强两国经贸关系,深化相互理解信任。英国《卫报》6月9日称,全球投资者和领导人都希望中美这两个大国能够缓和彼此的经贸争端。英国政府发言人6月8日表示:“我们是一个倡导自由贸易的国家,并且始终明确表示贸易战对任何人都没有好处,因此我们欢迎这些谈判。”瑞士SPI资产管理公司执行合伙人斯蒂芬·英尼斯表示,双方再次会晤可能会让市场感到振奋,因为市场“已经嗅到了缓和的气味”。

就在同一天,中国外贸再次展现较强韧性和调整能力。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5个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7.94万亿元,同比增长2.5%,增速较前4个月加快0.1个百分点。其中,出口增速达到7.2%。美国《华尔街日报》称,这是自上个月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以来,中方首次发布官方贸易数据。

本次会议作为中美经贸磋商机制的首次正式实践,源于日内瓦共识,标志着中美双方处理分歧的方式正从“危机反应”转向“常态管控”。

目前,正值世界经济复苏面临多重挑战之际,中美双方如此公开一致的意愿共识,显然是对全球经济焦虑的一次积极回应,为阴霾中的世界经济投射了一束宝贵的确定性之光。

纵使前路依然存在挑战,中美间的结构性矛盾难以速解,伦敦会议所开启的机制化道路已然成为全球经济震荡的“减震器”。

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中美均肩负着特殊的大国责任。中方将始终以平等协商的立场坚守公义,以互利共赢的智慧呼唤理性,以言行一致的定力维护稳定,为全球贡献弥足珍贵的中国方案,为世界经济注入更多确定性和稳定性。

作者吴尧为华侨大学华文学院副研究员;蔡庆丰为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博导,一带一路研究院副院长

(《中国报道》2025年7月刊)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外文局亚太传播中心(人民中国杂志社、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投诉举报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