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跨越山海的成长——张小晶用三年把中国变成“第二故乡”

发布时间:2025-09-07 02:02:1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以汉语为钥,开启中华文化之门  

三年前,来自印度尼西亚的张小晶怀揣对中国的好奇与憧憬,踏入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大门。然而,初来乍到的她首先面对的,是语言这座“高山”。在国际教育学院“中文+文化”特色教学模式的引导下,张小晶从拼音起步,逐字逐句攻克汉语难关。她每天坚持晨读、夜练,积极参与课堂互动,虚心向老师请教,终于在HSK5级考试中以232分的优异成绩通过,为后续专业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语言不仅是交流工具,更是理解文化的钥匙。张小晶深入参与书法、诗词、汉字听写等文化实践活动,在翰墨书香中感受汉字的灵动,在诗词歌赋中体味中华文化的深情与哲思。她先后荣获第三届留学生网络书法大赛二等奖、广西高校国际学生汉字听写大赛三等奖、区情知识竞赛三等奖、中国诗词大赛优秀奖等多项荣誉,展现出对中国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热爱。

“汉语让我更懂中国,也让我更懂自己。”张小晶说,语言的学习不仅打开了知识的大门,更让她在文化的浸润中找到了归属感。

 

以技能为翼,锤炼复合型真本领  

语言过关后,张小晶并未止步,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具挑战性的专业学习。她转入人工智能与信息工程学院,系统学习计算机应用技术。面对全新的知识体系,她依旧保持刻苦钻研的态度,理论学习与实操训练并重,逐步掌握了编程、数据处理、系统运维等核心技能。

 

2023年,她成功考取物流管理职业技能中级证书,并代表学校参加中国—东盟智慧物流国际邀请赛,荣获优秀奖。这不仅是对她专业能力的肯定,更是她从中国文化的“学习者”向“应用者”转变的重要标志。

“我希望自己不仅懂中国语言和文化,更能掌握一门技术,成为真正有用的人。”张小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砺能敏行”的校训精神,也为自己的未来发展插上了技能的翅膀。

 

以文化为媒,闪耀国际交流舞台  

在掌握语言与技能的同时,张小晶更以文化为桥梁,积极投身中外交流活动,成为校园内外广受欢迎的“文化使者”。她参与古琴、茶道、舞龙舞狮等传统文化体验,走进广西民族博物馆、孔庙等地,深入了解中国南方多元民族文化与传统礼仪。在“广西三月三”、春节等节庆活动中,她身着民族服饰,与中外师生共庆佳节,展现文化融合之美。

 

在校运会开幕式、45周年校庆晚会等大型活动中,张小晶多次登台表演,用流利的中文和自信的笑容赢得阵阵掌声。她的身影,成为电院国际化办学成果最生动的注脚。

 

更值得一提的是,张小晶将“中文+技能”优势带向更广阔的国际舞台。她受邀参与广西电视台东盟青年节目,分享在华求学故事;在中国—东盟博览会期间,她为印度尼西亚政府投资部官员提供中印尼双语翻译服务;在世界500强企业英科医疗实习期间,她陪同印尼政府考察团完成工业污水处理系统的现场核查任务,展现出卓越的专业素养与跨文化沟通能力。

 

“我希望用自己的努力,成为连接中国与东盟的一座小桥梁。”张小晶说。她用实际行动证明,语言与技能可以跨越国界,文化与理解能够连接人心。

 

三年时光,张小晶从一名语言不通的留学生,成长为精通汉语、掌握技能、深谙文化的复合型国际人才。她的成长轨迹,是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厚德笃学、砺能敏行”校训的生动体现,也是该校国际化人才培养成果的缩影。未来,她将继续以文化为桥、以技能为翼,在更广阔的舞台上,书写属于电院学子的璀璨篇章,成为中国与东盟友好交流的亮丽名片。(卢丛媚)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