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这场“培训”,干货满满!

直击云浮军分区新闻宣传骨干培训现场
发布时间:2025-09-08 15:45:1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键盘作钢枪,屏幕为战壕。近日,云浮军分区组织政治工作业务培训,其中数十名新闻宣传骨干围绕“提升新闻质效、讲好强军故事”主题,在“理论+实战”的熔炉中淬火,在“云端+线下”的碰撞中破圈,破解基层新闻宣传“不会抓活鱼、不敢碰痛点、不善用新媒”等难题,为锻造新时代军事新闻宣传“轻骑兵”注入新动能。

(通讯员供图)

立起“战味导向” 把准新闻宣传大方向

“宣传骨干就是战地记者,笔尖要带着硝烟味!”动员部署会上,军分区领导以“四力”为纲,从“脚力丈量军营热土、眼力捕捉强军脉动、脑力解码时代课题、笔力书写强军篇章”四个维度,为参训人员注入“思想燃料”,明确要求新闻骨干队伍要当好“三个角色”:强军思想的传播者、练兵备战的记录者、军民融合的推动者。某人武部干事杨泳感慨:“领导讲话既敲黑板强调‘为战而宣’的主责,又手把手教方法,彻底打破了我们‘写新闻就是写材料’的惯性思维。”

破解“本领恐慌” 搭建经验共享好平台

培训设置“实战经验分享”环节,既有军分区新闻宣传负责人传授《短视频“爆款”密码:从策划到发布的10个关键点》,也有基层优秀通讯员以《一张照片背后的故事:如何从训练场挖出好新闻》为题复盘经典案例。某民兵应急连指导员结合自身经历分享:“拍民兵队员满身泥泞的训练照,比摆拍整齐队列更有冲击力;记录吐槽装备问题的‘大实话’,比写‘大家士气高涨’更真实鲜活。”现场还发放《新闻线索挖掘20问》《投稿避坑指南》等实用手册,成为学员争相传阅的“掌中宝”。

激活“头脑风暴” 集智破解基层老痛点

“如何让‘有意义’的报道变得‘有意思’?”“涉密边界如何把握?”在分组讨论环节,参训学员围绕基层新闻宣传的5类共性难题展开激烈交锋。某处新闻骨干联络员提出“用第一视角航拍战术演练”的创新思路,立即引发热议;针对“基层典型报道脸谱化”问题,参训骨干总结出“三不写”原则:没有真实矛盾冲突不写、缺乏兵言兵语不写、脱离备战主线不写,现场梳理出14条改进措施。

引入“外脑赋能” 开拓全媒传播宽视野

培训特邀主流媒体资深老师和院校教授围绕“唱响军旅主旋律、写出军旅好新闻”、“全媒体时代的信息传播策略”进行专题授课,授课内容既有长期在一线撰稿具有丰富实践经验资深主编的手把手传经送宝,又有一直在院校教学具有深厚理论功底专家教授的点对点解难释惑,通过“记者手记”等鲜活案例,剖析“爆款”产品的底层逻辑,逐一点评投送失败的新闻稿,参训学员直呼“解渴”。

淬火“实战能力” 立起为战而练新风向

培训尾声,一场以“某联合演训行动”为背景的新闻采编实战考核紧张展开。参训学员需在1小时内完成“一线采访→脱密处理→多形态产品制作”全流程作业,考核组现场亮分讲评,将优秀作品推荐至军地媒体平台。某人武部职工谢娟表示:“这次集训既有思想碰撞的‘热辣滚烫’,又有直面短板的‘红脸出汗’,更收获了马上能用的‘干货弹药’。”

当夜幕降临,培训会的“数字成果树”已挂满38个新鲜线索与10个成型策划。参训人员带着“云笔记”中5千多字的干货踏上归程,某人武部政工科代理科长林伟洪在朋友圈写道:“这次培训就像在数字战场打了场实兵演练,我们的笔杆子已经子弹上膛!”此刻,强军故事的崭新篇章,正在山南海北的键盘敲击声中悄然孕育……(陈赞亮 黄广潮 马家荣)

 

责任编辑:陆松江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