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教育世家映彩虹 生机勃发向未来

全国模范教师曲阜师大张瑞甫教授 教师大家庭一年来有10多名亲属再创佳绩
发布时间:2025-09-08 17:05:4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全国模范教师曲阜师范大学张瑞甫教授,既受儒家崇文尚才、尊师重教文化滋养,也承祖父母、外祖父母家庭教育。新中国成立后,受任中小学教师的父亲、舅舅、妗子感召,家族初显教育传承;改革开放后,在张瑞甫引领下,家族教师人才辈出,先后涌现56名大中小学及幼儿园教师,仅过去一年就有10多名亲属再创佳绩,广受好评。

张瑞甫父母与部分教师家人家乡合照

张瑞甫与母亲和岳母(孔子第73代孙)及部分教师家人在曲阜师大孔子广场合照

张瑞甫教育世家部分大、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在曲阜师大孔子广场合照

一、尊师重教代代传,奋发向上创佳绩

张瑞甫教授的父亲1961年从教,其家族三代已有18名教师,含张瑞甫夫妇、子女及亲属。18人中8人具博硕士学历,涵盖高校教授、中小学高中级教师、幼儿园园长等,10人获全国或省市级教育类荣誉。

其中,两名中国人民大学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两名曲阜师范大学副教授和讲师;4名中学高级教师,3名中学中级教师,5名小学高级教师和校长,两名幼儿园教师和园长;10名分别为全国和省、市、县优秀教师、先进工作者、优秀校长、教学能手、教学标兵、专业技术拔尖人才、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最美教师、劳动模范、师德标兵、道德模范等。

张瑞甫一家培养学生超10万人,含高考状元、国内外名校本硕博及留学生,堪称 “桃李遍天下”。

长期以来,张瑞甫家形成了鲜明的家风、家教与家训:家风为 “崇德向善,艰苦奋斗,勇于创新,乐于奉献”;家教为 “人人尊师重教,个个争当教师,世世教书育人,代代园丁兴旺”;家训为 “立德树人,为人师表,教书育人,率先垂范,对得起‘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和‘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这一教师身份”。这些优良传统始终激励着张瑞甫及其家人,代代接续传承、不断发扬光大,争做为人、为学、为师的表率。

受其影响,叔父家、外祖父家、大爷爷家也涌现38名教师,至此,张瑞甫整个大家庭的教师总数已达56人,预计未来两三年内将突破60人。且这些教师中,多数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吉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等 “985” 双一流高校或省属重点大学。目前培养学生超50万人,成当代教师教育佳话。

二、源远流长好家教,教书育人树家风

张瑞甫的祖父母出身单亲家庭,,命运坎坷,由老奶奶、老爷爷抚养长大,成长过程中曾受亲友帮扶。婚后注重教子,常叮嘱晚辈 “修身强己、正直感恩”,留下 “当好人、做好事”“向孔圣人学习当教师” 等家训。

曲阜市外祖父家,几代人一向注重勤俭持家,耕读自强,行善积德。据张瑞甫的母亲和姨母讲,以及《李氏家谱》记载,其外祖父家“恤孤怜贫”。土改时虽为中农却常接济贫困乡亲,曾帮孤儿买羊、建房、成家;还会在大门前为南来北往的路人 —— 无论是走亲访友、赶集购物,还是远足拉运泥陶器皿的人 —— 热天供茶水、冷天赠粥食。至今,十里八乡仍有老人称其为 “李善人家”,而 “善人之家” 与人为善的优良传统,在这个家庭中延续至今。

他们的“行善积德、崇文尚才、尊师重教” 的教育,始终激励子孙为人成才、争当教师、奉献社会,成为家族珍贵传承。

2024年教师节,张瑞甫家部分教师在中国教师博物馆门前,以及山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国教师博物馆承办的“杏坛之光”全省40名优秀教师代表之一的张瑞甫巨幅图片前合影

三、群雁高飞头雁领,榜样力量大无穷

作为改革开放后全国知名教育世家带头人,张瑞甫是曲阜师范大学首批省评二级教授,创立最优学、人生最优学与社会最优化原理,主持国家哲学新兴学科项目,获全国优秀图书、论文奖。

他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任国家长江学者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议专家,及教育部 “思政课百人巡讲团”“师德师风建设基地宣讲团” 成员,兼任中国人生科学学会常务理事、副秘书长。

荣誉方面,他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高校优秀思政课教师、齐鲁最美教师,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是山东卫视 “齐鲁先锋” 人物、山东省智库高端人才,被誉 “思政教育的旗帜”“著名最优学家和人生教育家”。

2015年,张瑞甫受邀参加安门广场“9.3”阅兵观礼现场照

2015年,张瑞甫作为全国1700多万名教师中的60名优秀教师代表之一,受邀参加天安门广场“9.3”阅兵观礼;2019年3月18日,受邀参加习近平总书记在人民大会堂主持召开并发表重要讲话的思政课教师代表座谈会,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

教育教学:爱岗敬业,成绩卓著

张瑞甫身为研究生导师、博士生教师,累计为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讲授10余门课程,常年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教学效果突出。1985年(留校任教仅3年)首个教师节,便获全校教学质量优秀奖(不分等级)。所带研究生连年全部以优异成绩考取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山大学等校名家门下攻读博士,被媒体誉为 “治学大家”“曲阜师大‘考博神话创造者’”。

科学研究:敢为人先,业绩优异

张瑞甫先后主持、参与完成6项国家级与省部级社会科学基金规划项目。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新华文摘》等权威平台发表论文90余篇;在人民出版社、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等出版专著、教材10余部。获6项全国优秀图书、论文及社会科学成果一、二等奖与提名奖,16项山东省政府、省教育厅优秀社会科学成果一、二、三等奖。

个人作风:生活简朴,工作忘我

2022年5月,张瑞甫住院病情好转后坚持阅读和写作图片

几十年来保持艰苦朴素作风,常一日两餐甚至一餐,一件衣服穿十几年、几十年,曾被新生误认作后勤工人或农民工,称呼从 “大哥” 渐变为 “大叔”“大爷”。

为节省开支、不耽误上课,赴北京查资料、购图书常连夜返程,多次因无合适车次在候车室、车站广场通宵;任教 40 余年从未参加校工会暑期公费、半公费旅游,2015年对他来说仅有的一次省总工会组织公费劳模修养也因工作婉拒。

曾为宣讲中央文件与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频繁北上南下,多次凌晨四五点起床、深夜11点多返校,单日往返2000多里,次日仍正常上课、赴外地作报告,累到耳鸣手麻也未及时就医;2022年4月,张瑞甫积劳成疾,突发心梗、心脏骤停5分钟,经抢救后植入两个支架,住院近1个月才康复,出院后仍坚持教学、科研、写作与义务报告,被称 “工作狂” 却一笑置之。

社会责任:心有大爱,无私奉献

张瑞甫对自己和家人生活,要求近乎苛刻,然而,对别人、对社会,却慷慨大度,无私奉献。

1999年大年初六,张瑞甫负债设立家乡小学奖学助学基金

2024年大年初六,张瑞甫增设10多万元家乡奖学基金

1999年,回家过春节,得知家乡有贫困失学儿童,虽自家生活困难(父亲患脑血栓需用药住院,家中无冰箱、洗衣机、彩电),仍拿出过年钱、父亲医药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及部分借款,为家乡小学设立奖学助学基金;遗憾的是,不到6个月,父亲因没钱治疗突发心梗离世,当再次回到家里,看到躺在床上再也喊不醒的父亲,成为他长久的愧疚。

2024年春节,在举国上下、千家万户、齐聚一堂庆团圆,欢天喜地过大年时,张瑞甫缅怀刚去世数月的母亲,拖着心脏病身体,将省吃俭用的劳模津贴与部分工资拿出,为家乡增设10多万元奖学助学基金,并现场为全村140余名大中小学生、硕博士生发放1.5万余元奖学助学津贴。

40余年来,为家乡办学、修路及外地公益捐款捐物价值超40万元;应邀为全国会议及校内外作 “马克思主义与传统文化”“弘扬教育家精神” 等主题报告100余场,从不收取报酬,应收未收报酬超40万元;各类爱心捐助与义务奉献累计价值至少80万元,甚至超100万元。

张瑞甫立志向孔子学习,为钟爱的教育、教学、科研、写作与义务报告事业,践行 “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承诺 “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奉献到老”。

四、长江后浪赶前浪,一代更比一代强

长期以来,张瑞甫教师大家庭,代代接力,文化素质不断提升,教师队伍持续壮大,教育业绩异彩纷呈。

一年来,不仅张瑞甫本人一如既往地继续开展教育、教学、科研、写作和义务作报告,在人民网 “‘国风’劲吹背后的文化自信”一文中发表观点,入选山东省教育厅主办、中国教师博物馆承办的“杏坛之光”遴选出的40名优秀教师代表大型图文展览,受到央广网、中国教育网报道,获山东省道德模范提名奖,其10多名亲属亦获佳绩。

张瑞甫的女儿在中国人民大学数学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毕业,获国际奖学金和优秀毕业生称号,留校任教,不仅获全校本科“十大教学标兵”称号,主持国家青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和省级重点规划研究项目,在人民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等出版7部专著、教材和译著,在《人民日报》《中国管理科学》、SCI(收录)等核心报刊,发表30多篇论文,获4项省级和厅级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而且近一年内在核心刊物发表6篇论文,今年以名列前茅的教学、科研成绩,晋升为教授。

张瑞甫的儿子在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任讲师和团委书记,不仅学生时代获教育部首批国家研究生奖学金和省级优秀毕业生称号,任教后作为主要成员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重点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在人民出版社等作为主要成员出版3部专著,在《文化研究》《新华文摘》等发表10多篇论文,获4项省级和厅级优秀社会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和三等奖,受到教育部语言管理司和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司通报表扬,近一年来教学、科研和学团工作,又取得新成绩。

张瑞甫的侄子是曲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其主持的省部级课题近期研究取得新进展。堂侄就读山东大学博士,曾获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一等奖、美国国际数学建模大赛二等奖,近一年多又在 SCI 期刊发表3篇论文,立志成为高校教师;堂侄女就读北京中国矿业大学硕士,今年获校级奖学金,毕业后计划从教;堂姐的孙子(出身两代教师家庭)就读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立志传承父业,提升学历后从事教师职业;堂姑的曾孙女(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已坚定考取教师职业的决心。

此外,张瑞甫的表弟(出身教育世家:父母、兄长、夫妻及1名外甥、2名外甥媳妇中,除1人任小学教师、2人任中小学校长外,其余均为中学高级教师),其女儿今年考取曲阜师范大学教育学院硕士;表妹(夫妻分别为大学、中学教师),其女儿今年以优异高考成绩,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位列全国前列的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

另有三位姨兄弟的子女表现亮眼:一位的女儿海外博士毕业归国,继续在高校任教;一位的儿子海外硕士毕业归国,准备考取教师岗位;还有一位的儿子,在获教育部国家奖学金、全国专业技能大赛二等奖后,成功考取江苏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

这些优秀学子,正源源不断地成为张瑞甫亲属大家庭的教师新生后备力量。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教育中。” 在当前社会人口生育率锐减、学龄人口与教师需求下降、教师职业竞争压力加大的新形势下,张瑞甫教师大家庭更笃定教育初心,持续提升教师素养,勇毅前行、逆势而上。张瑞甫亦不断激励家人:大力弘扬 “教育家精神”,争做 “四有好老师”,力争走在教师教育前列,持续创造无愧于时代的教育世家新业绩!(李建国)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