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山东省烟台市人民政府办公室成功举办"链兴烟台·品牌增动能"生物医药产业链记者见面会。

会上,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生物医药产业链链办主任谭克良详细介绍了烟台生物医药产业创新发展的总体情况和取得的显著成效。
近年来,烟台市将生物医药产业纳入"9+N"制造业集聚培育工程重点领域,作为标志性产业链进行系统化推进。通过建立链长领导、部门主责、区市主建、链办协调、配套支撑的工作机制,采取一系列务实有效的举措,显著提升了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在链式发展方面,烟台市创新实施"链长制"工作机制,通过延链、补链、强链,推动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深度融合。目前已形成生物药、化学药、现代中药、医疗器械等多门类协同发展格局。全市生物医药规上企业达212家,培育上市企业6家、独角兽企业1家、瞪羚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9家。产业集群先后入选全国首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山东省首批"十强"产业"雁阵形"集群和山东省首批支柱型雁阵集群。
在园区建设方面,烟台市规划构建了"1+3+X"生物医药产业空间布局体系,着力打造"蓝色药谷"园区品牌。以东部牟平区、高新区为领建园区,联动发展中部生命科学融合发展示范区、西部高端药械集聚发展区、南部高端原料药绿色承载区,以及其他区域多个特色载体。总投资120亿元、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的蓝色药谷生命岛已全面投入运营,成功吸引34家生物医药企业入驻,其中蓝纳成、埃格林、强联智创等企业已完成多轮融资,正在积极推进IPO上市。此外,牟平区超级工厂、高新区IVD医疗器械产业园、黄渤海新区国际生物药谷、莱阳市瑞宝特国药医药产业园、龙口市东海生命科学产业园、综保区蓝色药港等一批专业园区正在加快建设,绿叶、荣昌、石药3个百亿级企业园区持续扩建增产,构筑起产业集聚发展的新高地。
在创新驱动方面,烟台市聚焦产业创新发展需求,着力构建从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检验审批到生产销售的全链条产业垂直生态体系。在产品研发环节,建立"1个中科环渤海高研院+100个省级以上科创平台"的创新体系;在成果转化环节,协调联动本地公共技术平台和中试平台,发挥500亿元规模母子基金群和产业人才联盟的支撑作用;在检验审批环节,落地省药监局审评核查烟台分中心等4大专业机构;在生产销售环节,依托中试平台和产业化园区,搭建"线上+线下"销售平台。在这一创新体系驱动下,烟台市近年来累计上市投产6款1类新药,数量位居全省前列。预计未来5年还将有超过13款1类新药获批上市,"创新好药、烟台制造"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
在创新赛道布局方面,烟台市锚定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重点主攻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细胞与基因治疗两大前沿赛道,同步培育创新药与高端仿制药、高端医疗器械、高端原料药、中医药、特医食品、医美等多领域增长点。在医用同位素与放射性药物领域,蓝色药谷生命岛成为国内取得核药生产环评资质面积最大的园区,落地国内首台自主知识产权40MeV医用同位素加速器,引进东诚药业等龙头企业,目前共有12款1类核药进入临床。在细胞与基因治疗领域,市政府与国家卫健委科研所签署2项国家任务书,投资2.97亿元建成国内级别最高、内容最全的细胞产品中试平台,着力打造国内细胞药物产业先导区。
烟台生物医药产业正以园区化、集群化、生态化的发展模式,持续增强产业链韧性和竞争力,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王正鲁 孙晓波 刘丹)
责任编辑:陆松江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