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山东省东营市举办“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新闻发布会,重点推介了近年来发展迅猛的新材料产业。据悉,该产业已成为东营市重要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目前拥有规模以上企业66家,2024年实现营收459.9亿元,近三年全市新材料产业营收持续保持年均15.9%的高速增长率,正成为推动东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据东营市工业和信息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东营市新材料产业的蓬勃发展主要得益于三大关键举措:
一、高水平打造特色产业园区,构建集群发展新格局
东营市通过建设专业化特色园区,形成产业集聚效应。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布局功能陶瓷、稀土催化、高性能纤维及复合材料、铜基新材料等领域,持续延伸产业链条;东营港经济开发区作为石化产业转型主阵地,聚焦化工新材料产业,推动产业链向高端延伸;垦利经济开发区依托胜通光科等龙头企业,打造国内重要的光学新材料生产基地,持续丰富光学膜产品体系。
二、扩量提质增强产业实力,关键领域实现全国领先
目前东营市多项新材料产品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前列:功能陶瓷材料、陶瓷墨水产量稳居全国第一,建成全国最大的高端纳米级电子陶瓷材料生产基地;稀土催化材料形成全产业链闭环,涵盖技术研发、材料生产到资源循环利用;芳砜纶、高性能氧化铝纤维、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全球领先,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等高端领域;铜基新材料中高端电磁线在国内轨道交通领域的市场占有率超过70%。
三、强化创新体系建设,打造产业发展核心引擎
东营市持续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现规上新材料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全市已建成新材料领域科技创新平台239个,其中省级平台27个,集聚国家级人才6人、省级高层次人才15人。稀土催化创新创业共同体入选省级培育库,国瓷公司高端纳米复合氧化锆材料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入选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强有力支撑。
当前,东营市已将新材料产业链纳入八大标志性产业链重点培育,通过推动园区化、集群化、链条化发展,促进不同基础材料产业链之间的协作配套和耦合发展,全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和鲜明特色的新材料产业发展高地,为“山东好品牌”建设注入强劲动力。(王正鲁 赵艳冰 冯强)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