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暑假,贵州大学资环学院地文探索队(四大文化工程专项)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工作。在紧张的野外任务之余,大家走进当地特色地域,于地质探索与文化探访的交融中,既精进了专业技能,又提升了文化素养与思想境界。
“跺月亮”之乡——盖赖苗寨
在贵州省黔南州三都县都江镇,藏着以苗族文化为魂的盖赖村。这里的吊脚楼独具特色,搭配秀美自然景观,赢得“跺月亮”之乡的美称,可如今地面开裂等地质灾害,正威胁着村落与珍贵文化遗产。团队成员抵达后即刻行动。指导老师结合现场剖析灾害成因、趋势与危害,同学们手持地质锤、罗盘,细致测量裂缝的长、宽、深,观察周边地层岩性与植被,认真记录交流。与村民交谈中,大家深知灾害对村民生活的影响,更明晰此次调查的意义——不仅是守护民生,更是为苗族传统建筑、村落文化等文物保驾护航,让这份文化瑰宝得以安全延续。

青岩古镇:在明清古韵中触摸历史温度
团队来到青岩古镇。踏入古镇,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错落有致,石板路蜿蜒曲折。大家漫步其中,参观了状元府,了解到贵州历史上首位文状元赵以炯的事迹,为其勤奋苦读、一举夺魁的精神所打动;又走进万寿宫,感受江西会馆的建筑特色与文化内涵。古镇里,青石板上的车辙痕迹、古宅木窗上精美的雕刻,都仿佛在诉说着往昔的岁月。同学们在欣赏古建筑艺术、聆听历史故事的过程中,身心从工作的紧张中得到放松,同时,也从古镇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中,感悟到时光的沉淀与人文的传承,文化素养得到了熏陶。

诗乡旧州:于诗词佳话里感悟文化魅力
团队学生前往诗乡旧州。在这里,大家了解到旧州八景的历史渊源。20世纪20年代,几位旧州才子赴沪旅游,因盘缠用尽,遂以旧州八景为题,创作《浪淘沙·旧州八景》投稿上海报刊,竟得丰厚稿费,解了返乡之困,也为旧州留下一段文坛佳话。大家纷纷感慨,旧州不仅有秀美的山水,更有着灵动的文化。在欣赏当地根据旧州八景创作的诗词作品时,同学们的思绪仿佛穿越时空,与当年的才子们产生共鸣,对自然与人文的融合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思想境界也得以提升。

此次将地质工程野外实践与贵州当地文化探访相结合的活动,团队成员收获颇丰。专业上,大家在真实的地质场景中深化了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文化上,在历史人文的浸润中丰富了精神世界。这不仅是一次专业实践之旅,更是一场文化与思想的修行之旅,让大家在地质事业的道路上,既能脚踏实地探索自然奥秘,又能从文化中汲取前行的力量,更好地肩负起地质工作者的使命。(安浩东 张金洪)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