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首个连南瑶寨乡愁记忆基因库建立!华农学子“三下乡”激活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5-09-17 17:06:3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华南农业大学12名师生组成“百千万工程”忆步知瑶突击队,在林学与风景园林学院刘小蓓副教授带领下,赴清远市连南瑶族自治县,围绕文化传承、产业发展、绿美乡村建设等主题,开展为期一周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深入调研与文化挖掘,系统整理并建立首个瑶族村寨乡愁记忆基因库。

深入瑶寨:多维搭建瑶寨文化基因库

突击队先后走访了连南3个镇7个瑶寨,共采访91位本地居民与53位游客,年龄跨度从6岁孩童到90岁长者,整合形成超过20万字的口述史材料。更可贵的是,团队拍摄5000余张高清照片和20小时影像资料,涵盖传统建筑、生产生活、节庆习俗等乡愁文化载体,首次整合了瑶族刺绣、长鼓舞、婚嫁服饰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貌。口述史与影像资料结合构建瑶寨景观基因图谱,为传统村落的空间保护、文化传承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队员们创新性地开发出“乡愁情感地图”,请当地居民在特制地图上标注承载记忆的场所。“我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和朋友一起去寨子下的池塘里游泳、抓鱼”,“年轻的时候谈恋爱会和对象到田野里一起散步”,标注过程中,居民主动分享他们在瑶寨的乡愁故事,一个个鲜活的标记连成了瑶寨的文化脉络,为后续乡村规划与建设提供了人文参考。

非遗研学:沉浸式体验文化传承

基于对多个瑶寨的深入调研,团队精准捕捉到文化在代际传承中的现实困难,于是8月24日,队伍成员在千年瑶寨组织了“定向打卡”式的非遗研学活动,吸引多组亲子家庭参与。活动现场,成员将瑶绣、长鼓舞、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知识与实地场景相结合,孩子们在瑶寨居民的带领下跳长鼓、听传说、做游戏。

“我们之前也带孩子看过不少表演,但从没见他这么主动说要学长鼓的。”一位参加活动的瑶族母亲说。她看着自己的孩子有模有样的舞步,脸上洋溢着惊喜的笑容:“这才是瑶族孩子该有的样子,我们的传统文化不能被遗忘。”这种沉浸式的体验活动增强年轻一代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也为非遗活态传承提供了新路径。

座谈对话:智库建言助力连南发展

“华农师生从高校视角出发,为我们带来了很多启发。” 县文化站工作人员表示。突击队与连南县文旅局、三排镇政府等工作单位举行座谈交流,基于实地调研和案例比较,针对连南乡村振兴中的现实瓶颈提出对策建议,重点提出,可借助举办大学生竞赛等方式,依托高校资源为连南发展注入新动力;同时建议不同村落应因地制宜发展差异化产业,不必局限于单一产业开发,而应结合多样化的乡愁记忆采取多元保护与开发模式。

目前,团队已完成《瑶寨乡愁记忆》纪录片制作,乡愁景观基因图谱也将移交当地政府,这些成果将直接应用于连南县文化旅游推广和乡村振兴规划中。而华农学子们则表示,这只是个开始,他们将持续多维度探索瑶寨保护与创新发展路径,为更多民族村寨守住青山、守护绿水、传承乡愁贡献青春力量。(陈赞亮)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