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9月24日,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联合发布了《青少年蓝皮书: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报告(2025)》。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AI产品日益融入未成年人学习与生活场景,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呈现更加复杂、多元的结构性特征,对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保护机制和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未成年人的互联网运用是关系网络强国建设和未成年人成长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全社会广泛关切的核心议题。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状况调查自2006年启动,截至2024年3月已完成12次全国抽样调查。本书为青少年蓝皮书的第11部,基于第12次调查数据和本领域专家学者的专项研究,对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的最新趋势进行了系统呈现,对未成年人AI设备与应用的使用现状进行了总结,对网络保护规制与政策治理的实际成效进行了梳理,同时对未成年人的网络素养水平与网络参与情况进行了深入分析。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深度嵌入未成年人的日常生活,其运用方式逐渐由工具型使用转向陪伴型使用,在家庭、学校与平台之间形成联动共生的新格局。本书结合最新专项研究,重点呈现了未成年人使用AI学习机、智能手表、语音机器人等设备的现状,揭示了不同年龄段、不同地区未成年人在使用频率、动机和场景上的显著差异,体现出未成年人数字能力发展的阶段性与地域性特征。同时,本报告关注未成年人在数字环境中的健康状况与心理风险,指出沉浸式使用、社交压力和算法推荐等因素对其行为习惯和认知建构带来的影响,强调家庭“数字反哺”现象与家校平台协同治理机制在保护体系中的重要作用。在网络素养方面,本报告通过对未成年人信息获取能力、表达行为与职业认知等方面的分析,展示了未成年人从工具使用者向社会参与者发展的潜力与挑战。城乡未成年人在教育资源与认知结构上,具有明显的鸿沟。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