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二十分,云浮中医药职业学院操场上响起一阵清脆的哨声。令人惊叹的是,短短十分钟之内,全校2120名新生已整齐列队完毕。这高效的一幕,背后是一套经过多年打磨、科学严密的军训管理体系,正悄然改变着传统军训的面貌。

(通讯员供图)
科学统筹,“零时差”协同
早在暑假开始之前,一个由军分区联合多个部门组建的工作专班便已高效运转。他们先后多次召开协调会议,梳理出涵盖32个关键环节的标准化流程,真正实现“一校一策”精准部署。
“我们围绕‘铸魂育人、强基固本’目标,细化任务分工,建立军地协同机制,采用‘军事技能训练+军事理论教学+国防教育实践’三位一体模式”军分区相关负责人介绍。这套跨部门协同机制整合了训练场地、医疗支援、饮食住宿、电力保障等多方面资源,彻底告别以往“各管一段、信息不畅”的旧局面。
训练基地中,科学管理的理念深入每个细节:训练场合理设置多个饮水点与遮阳休息区,并配备电解质补充液和防暑药品;医务室24小时值守,健康档案实时更新,并与附近医院建立绿色转运机制;训练时间经专业测算——高温时段转为室内教学,早晚凉爽时段开展体能训练,既保障学生身体安全,又提升训练实效。
精准施训,“零落差”施训
今年的训练场上呈现出新气象:同一连队中,学生们根据个人体能差异,完成不同内容的训练任务。开训前,所有学生接受全面的体能测试与健康筛查,据此划分为“基础班”“标准班”与“提升班”,实施差异化教学。
军训教官负责人陈植辉表示:“我们对体能偏弱的学生安排‘小教官’一对一加练,设置阶梯式训练目标;对素质较好的学生,则提供行军拉练、野外生存、轻武器模拟操作等拓展项目。”“分级训练“推行以来,已涌现出大量同学从“未达标”到荣获“进步之星”的案例。
训练内容也更注重实用性与多样性。除传统队列训练外,应急救护、消防演练、心理行为训练、战场医疗防护等被纳入课程体系。不少学校邀请医院专业人员心肺复苏,联合消防部门开展模拟火场疏散,将军训打造为提升生存技能的关键课堂。
潜移默化,“零距离”育人
傍晚时分,训练场上的口令声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各连队围坐成一圈热烈讨论的声音——“军事主题班会”成了新的亮点。教官与学生并肩而坐,分享军旅经历、探讨国防知识、交流训练心得。这种浸润式思政教育在轻松氛围中深化育人效果。
“教官不仅要会带队,更要会带心”军分区何参谋表示。所有承训教官提前接受教学方法与沟通技巧培训,学习如何与青少年有效互动、如何发现并疏导情绪问题。
教育体现在方方面面:食堂每张餐桌摆放“光盘行动”提示卡,菜单由专业营养师审定,在保障能量的同时倡导节约;宿舍内务采取“示范-实践-互评”机制,每日讲评、每周评优,强化学生自理能力;洗漱、就餐分批管理,培养学生纪律观念与时间意识——这些日常细节无声地塑造着学生的行为习惯。
夜幕降临,训练场上灯火温馨。各连队开展起军歌合唱、红色剧目排演、军训日记分享、国防知识竞赛等晚间活动,学子们在展示自我、协作交流中增强自信、凝聚集体荣誉感。
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环节,军训已超越传统的体能锻炼,成为融国防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荣誉教育、行为习惯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成长课”。正如一位教师所言:“我们看到的,不只是孩子们体能的增强,更是整个精神气象的焕新——他们更懂纪律、更知团结、更明责任。而这,正是教育最该有的模样。”(陈赞亮 黄广潮 何月华)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