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今年第21号台风“麦德姆”的来袭,茂名市自然资源系统上下高度重视,迅速行动,坚决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据悉,截至10月5日10时,全市因地质灾害及海洋灾害威胁已提前转移安置人员共计6596人。目前,各项防御工作正紧张有序进行,全市自然资源部门取消国庆休假,进入临战状态,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雨情影响明显,联动预警及时响应
自10月4日起,台风“麦德姆”的外围环流开始影响我市,带来明显风雨天气。过去24小时监测数据显示,最大降水量为37.4毫米,出现在电白区电城镇。据气象部门预测,10月5日白天至夜间,该市将迎来一轮强降水过程,雨量可达大雨到暴雨级别,局部地区甚至可能出现大暴雨,预计累计降雨量在30-120毫米之间,局部区域高达200-250毫米,主要强降雨落区集中于南部和东部山区。
针对当前天气形势,市自然资源局与市气象局加强联动会商,于10月5日联合发布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并同步发布风暴潮橙色预警,市自然资源局已第一时间向相关单位及各县区发出紧急提醒通知,督促落实防浪防潮和地质灾害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减轻台风可能带来的灾害损失。
部署周密有力,压紧压实防御责任
市自然资源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防御台风“麦德姆”工作,要求各地自然资源部门克服麻痹思想,立足最不利情况,做最充分准备。10月3日下午,在全市三防工作部署会议上,市自然资源局就已对本次台风可能引发的地质与海洋灾害风险进行了专题分析研判,并提出具体防御建议。10月4日下午,在参加省自然资源厅台风防御视频调度会议后,市自然资源局立即召开全市系统视频会议,对各县区进行点对点调度,再次对地质灾害防御工作进行了周密部署。要求各局(分局)提高政治站位,全体人员取消休假,随时待命,全力以赴做好台风防御工作。
全市自然资源系统自10月4日起已全面取消国庆休假,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和领导带班制度,确保政令畅通、响应迅速。及时转发省、市关于台风期间灾害防御的工作指令,指导各地充分运用地质灾害专业监测设备和“群测群防”网络,依托地质灾害防御“一张图”成果,按照既定预案和《工作指引》要求,严格落实预警响应措施和“叫应”机制,确保预警信息能第一时间传递到村、到户、到人。
督导检查深入,技术支撑力量下沉
为切实督促基层落实各项防御措施,市自然资源局组建了7个由局领导带队、共计28人的专项督导组,并联合省地勘单位的技术专家,立即下沉至各地一线,开展防灾督导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同时,提前预置4家技术支撑单位的35名专业技术人员分赴各地驻守待命,确保一旦发生险情灾情,能够第一时间赶赴现场提供应急技术支援。这种“督导+技术”双线并行的模式,极大地增强了基层防灾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隐患排查细致,果断组织人员转移
茂名市坚持“防”胜于“救”的理念,抓住台风登陆前的窗口期,迅速组织力量对在册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防范区、削坡建房点、山区村镇、交通干线沿线以及沿海低洼区域、风暴潮淹没带等危险区域进行全面巡排查。截至10月5日10时,全市自然资源系统累计出动巡排查人员451人次,巡查地质灾害隐患点、风险点231处。
对于排查发现的危险区域,指导地方党委政府组织受威胁群众转移避险。受地质灾害威胁区域(含在册隐患点、削坡建房点、防御区域等)已转移群众4746人(其中:信宜市880人、高州市3294人、电白区312人、茂南区174人、化州市86人);受海洋灾害威胁区域(含沿海低洼地区、风暴潮增水易淹区)已转移群众1850人(其中:滨海新区890人、电白区960人)。所有转移人员均已得到妥善安置。
目前,台风“麦德姆”的防御工作正处于最关键阶段。下一步,茂名市自然资源系统将继续保持高度警惕,密切监视台风动态、雨情、水情和工情变化,加强值班值守和会商研判。根据预警等级及时调整应急响应措施,重点加强山区地质灾害防御和沿海风暴潮应对,继续做好危险区域人员的转移安置和管理服务工作,全力夺取台风防御工作的最终胜利,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陈赞亮 李晓霞)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