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科教文卫

守一片麦田金黄 持廿载初心不变

——记广西玉林市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黎志文
发布时间:2025-10-10 06:56:3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广西玉林市兴业县,教育工作者黎志文用二十年的时光,书写了一段从大山深处到城区校园的动人篇章。他以“坚守为师初心,勤耕静待花开”为信念,在平凡的岗位上,用坚守与创新诠释着新时代教育人的使命与担当。

    深山播种:以爱与坚守重塑希望

2006年,怀揣着对农村教育的赤诚情怀,刚参加工作三年的黎志文主动请缨,前往兴业县山心镇最偏远的葵峰小学担任校长。面对布满蛛网、设施破败的校舍,他没有退缩,而是带领老师们亲手翻新校园,用汗水让学校焕然一新。在葵峰小学的五年间,他不仅改善办学条件,更将全部心血倾注于提升教学质量。他深入学生家庭,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组织教师研讨,探索适合山区孩子的教学方法。2008年秋,学校在全镇统考中创下历史最佳成绩,这让他深刻体会到“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真谛。他坚信“有爱,才有教育”,尤其关注“问题学生”,善于发现其闪光点,用真诚与智慧引导他们走向正轨,改变了无数山区孩子的命运。

 

城区革新:以智慧与魄力点亮未来

2018年,黎志文调任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校长。面对新环境,他以创新者的姿态开启大刀阔斧的改革。他确立“五育并举,特色立校”的办学目标,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教育深度融合。他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引擎,通过“党员教师结对”“传帮带”等机制,打造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养出县级以上骨干教师95人,并建成了名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和名校长工作室。他主导创新了“前测后评”“三段六步”“学讲导结”等高效教学法,显著提升了课堂效益。面对“双减”政策,他率先提出“减负、提质、增效”的课堂模式,并研发了以“文化传薪”“诗韵润心”等为核心的快乐教育校本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学校教学成绩连续六年稳居全县榜首。

 

辐射引领:以共享与共创促进均衡

黎志文深谙“一花独放不是春”的道理,积极推动教育均衡发展。他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作用,组织党员教师送教下乡,将先进理念和特色课程输送至乡镇学校。他创新构建党建联建共建教研提质联合体,搭建城乡校际交流桥梁,探索出城乡教育一体化的“实小新模式”。在党建引领方面,他实施“书记1+N”行动,由书记牵头带动多校协同发展,打造了党建引领教育发展的“实小样板”,为全县学校提供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

 

深耕致远:以特色与科技奏响强音

为持续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黎志文不断拓展办学思路。他深耕特色教育,以剪纸艺术为切入点,打造了“人人执剪刀、个个擅剪纸”的校园文化,学生作品在省级大赛中斩金夺银。他自创“国学武术操”,开设诗歌、书法等课程,全力打造国学教育品牌。同时,他敏锐把握时代脉搏,于2025年5月在全县率先引入多套AI教学系统,涵盖课堂观察、备课辅助、体育教学等领域,为学校教育智能化转型奠定了坚实基础,展现了前瞻性的教育视野。

初心不渝:矢志前行书宏伟新篇

从大山讲台到城区课堂,从青葱岁月到两鬓微霜,黎志文二十载如一日,坚守教育初心。他用热血与智慧,点亮了无数孩子的人生梦想。在学生眼中,他是慈父般的恩师;在同行心中,他是开拓创新的楷模。在其带领下,兴业县第一实验小学荣获“全国文明校园”等多项国家级荣誉,他个人也收获了“十佳校长”“师德标兵”等众多赞誉。面向未来,黎志文将继续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深耕不辍,为培育时代新人续写更加灿烂的华章!(梁科勇  黄超  陈桂琼)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