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保障

三十载微光如炬 东营冯贵珍用爱心照亮他人路

发布时间:2025-10-11 09:29:27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谁家过日子也会阴天下雨,伸手拉一把,就有雨过天晴的一天!” 这是山东省东营市东营区辛店街道舒苑社区居民冯贵珍常说的话。这位年过七旬的老人,用 30 余年的坚持,以微薄收入资助贫困学子、帮扶困难家庭,用眼角膜捐献延续生命希望,先后荣获 “中国好人”“山东好人之星” 等称号,成为社区里最温暖的 “火炬”。

助学圆梦:八旬退休金撑起四名大学生

1993 年的一天,看着报纸上贫困生因学费辍学的报道,冯贵珍彻夜难眠。十岁丧亲、靠哥嫂资助完成学业的过往,让她对这份困境感同身受。在油田教培处邻居的帮助下,她找到了山东大学四名贫困生,其中张子成的遭遇尤为令人揪心 —— 父亲早逝,母亲靠种地拉扯三个幼子,学费常年无着。

彼时,冯贵珍夫妻每月退休金仅 860 元,还要负担自家三名大学生的开支。“省着点总能挤出钱”,她咬咬牙定下资助计划。除了定期汇款,她坚持给学生写信:“别怕困难,阿姨陪着你们”。2018 年,一封来自北京大学的感谢信让她泪湿衣襟:“冯阿姨,我考上研究生了,要像您一样温暖别人”。如今,她资助的四名学生均已毕业扎根社会,其中两人成为教师延续爱心。

扶危救难:从河南婴孩到癌症妈妈的守护

冯贵珍的爱心从未局限于校园。1992 年公公因车祸昏迷半年的经历,让她格外关注重病群体。2005 年,看到河南八个月大白血病患儿的求助报道,她当即汇去当月退休金;2012 年,得知单亲妈妈肖慧叶患癌后独自抚养幼子,她不仅每月送去资助金,更坚持每周上门探望,这一帮就是十三年。

2016 年,同事李爱国一家遭遇灭顶之灾:肺癌晚期的他、心脏病发作的妻子、截肢卧床的儿子,三口人同时陷入绝境。冯贵珍第一时间组织捐款,又把刚发的 3200 元退休金塞到他手里。此后八年,她定期送去药品和生活物资,陪着这个家庭熬过最难的时光。社区书记王敏说:“冯阿姨的记事本上记着 17 户困难家庭的情况,哪家缺啥她比亲人还清楚。”

生命接力:一家三口的角膜捐献承诺

2021 年,冯贵珍的丈夫病逝。遵照丈夫遗愿,她拨通了红十字会的电话,捐献了丈夫的眼角膜。“能让别人重见光明,是他最后的心愿”,办理手续时,她和女儿同时签署了角膜捐献意向书。如今,这份特殊的 “家庭约定” 已成为社区佳话。

三十余年里,冯贵珍究竟捐了多少钱?她自己也说不清。社区核算显示,仅有据可查的资助就超过 18 万元,而她至今仍住在上世纪 90 年代的老楼房里,家具还是结婚时的旧物件。面对 “中国好人” 的荣誉,她只是摆手:“我只是做了些小事,就像萤火虫发光,亮一点是一点。”

采访结束时,冯贵珍的手机响起,是受助学生发来的中秋祝福。屏幕亮起的瞬间,老人眼角的皱纹里盛满了星光。这束微光,正透过三十载光阴,在黄河口大地上点亮更多灯火。(王正鲁 李冬梅)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