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的建湖,秋意渐浓,丰收在望。
海柔机器人、数字鹰无人机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技术性强、产值高重大项目相继投产,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贝迪膜材料、飞骧高端射频芯片等一批新兴产业项目加快设备调试,项目建设展现新活力;省民用无人机质检中心、市低空飞行服务中心等平台投入运营,低空经济增添新引擎。
勇挑大梁、实干争先。今年以来,建湖锚定“建设江淮绿心,打造千亿之城”目标任务,坚持工业强县不动摇,扎实开展重大项目攻坚年活动,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今年1月至9月,全县工业实时开票销售增长16%,规上工业开票销售增长4.7%,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
固本强基
夯实传统产业压舱石
自动抓取、送达机床装夹位、压槽加工……走进江苏那美实业有限公司,机器轰鸣声不绝于耳,生产线“火力全开”,工业机器人与加工中心高效配合、精确生产,不到一分钟,就有5只保温杯下线。
“我们今年投入10亿元,新上高端口杯项目,购置行业先进的日本牧野加工中心、振康机器人、台中精机等智能化设备。与传统产线相比,车间智能化、数字化、绿色化水平大幅提高,产品良品率提升10%以上。”江苏那美实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陈金国说,项目全面投产后,将形成年产希诺、咕噜噜、富鱼等各类品牌保温系列产品800万只,实现开票销售5.5亿元,税收1亿元。
数智化、绿色化改造是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路径。建湖抢抓设备更新政策机遇,实施传统产业量质齐升倍增行动,推进新一轮“智改数转网联”三年计划和百企技改升级行动,促进传统行业“机器换人、设备换芯、生产换线、产品换代”,已创成国家绿色工厂2家、国家5G工厂4家,及省先进级智能工厂14家。
农机装备是建湖传统优势产业,拥有耕、种、播的完整产业链条,正争创省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10月14日,在建湖开发区江苏金秆农业装备有限公司,第5万台大马力液压翻转犁成功下线。“这款产品是公司与南京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等联合研制,着力解决土壤保护性耕作的难题,产品性能达到国际一流水平,受到国外用户认可。”公司执行董事桂庚利表示,得益于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持续的产品创新,金秆农业装备已经出口澳大利亚、加拿大、哈萨克斯坦等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建湖农机装备走向世界的亮丽名片。
建湖以创新驱动为引领,力推科技产业深度融合,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增强产业链竞争力。目前,全县已累计培育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06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99家,及省市独角兽、潜在独角兽和瞪羚企业35家,总数位居盐城市前列。油气钻采井口装备获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全市唯一。
攀高向新
激活新兴产业强引擎
“建湖工厂按照国际标准建设,运用工业互联网等技术,打造集高效生产与质量管控于一体的乳基健康食品生产线,力争建成国际领先的乳基健康食品、特医食品加工基地。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实现年产10万吨新型乳基食品与特医食品,销售额达到10亿元。”在企业智慧控制中心屏幕前,汉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安勇描述着企业发展愿景。
据了解,汉云生物拥有行业资深的研发团队,具有靶向分离、分子重构等核心技术,能够生产特定乳基食品和特医食品,是乳基食品行业的引领者,与国内外头部品牌建立合作关系。“我们将严格践行国际标准的ESG理念,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履行好社会责任,推动中国乳业产业升级,助力健康中国进步发展。”王安勇表示。
高质量项目是夯实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的“压舱石”。同样,作为省民间投资重点产业项目,建湖贝迪膜材料项目正处于设备安装调试关键期,多条高精密生产线即将投产,为消费电子领域核心材料供应注入新动能。贝迪新材料是光学膜领域创新型企业,多年进行材料研发、设备升级与配方优化,通过持续技术迭代,量子点增强膜、光学复合膜等核心产品性能持续跃升,为下游客户实现机身纤薄化设计、原色显示效果提供关键支撑。目前,公司产品已成功跻身国内外头部消费电子企业供应链。
盐城贝迪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咸正浩表示:“目前已有3条光学膜生产设备进场,结合机电净化装修,正同步推进安装调试工作,剩余4条生产线的设备及配套精密检测设备将陆续进场安装调试。计划年底前实现全部7条生产线投产,项目全面达产后,光学膜年产量可突破3000万平方米。”
10月9日,建湖召开全县招商引资“百日攻坚”动员大会,动员全县上下大干一百天,以项目的硬核支撑打赢“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收官战,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当前,建湖正以重大项目为抓手,聚焦外资、电子信息、具身智能机器人、低空经济、跨境电商等项目招引,打造具有高度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今年以来,建湖先后举办建湖(珠三角)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链座谈会、建湖(长三角)高质量发展投资说明会等12场综合招商活动,新签约、新开工、新竣工、新达产超亿元产业项目112个、61个、36个、31个。
建链成群
塑造未来产业新优势
未来产业是构筑长远竞争优势、支撑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近年来,建湖紧盯技术前沿和市场趋势,抢抓未来产业发展机遇,积极布局机器人、低空经济等赛道,奋力在新时代产业变革浪潮中展翅高飞。
10月16日,位于建湖高新区的普渡超级工厂自动化生产线上,一个个零部件有序组装,一台台服务机器人快速下线,经过一系列严格测试后,最终出厂进入应用场景。去年8月,普渡机器人全球布局中最大的智能工厂在建湖“诞生”。今年6月,该工厂迎来第10万台机器人下线,标志着普渡在全球市场拓展与规模化量产方面迈上新台阶。2025年以来已实现开票销售3.53亿元,预计全年开票超4亿元。
快速移动、自主攀升……在建湖海柔创新新型仓储机器人项目测试车间,今年“C”位出道的闪攀机器人正在进行高强度老化测试。海柔是箱式仓储机器人系统的首创者和领航者,在细分领域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
江苏海柔创新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樊玺声告诉笔者,新一代闪攀机器人具有灵活小巧、高效攀爬、精确拣选等特点,可以在货架下方自由穿梭,1000平方米场地内每小时可处理高达4000个料箱,大幅缩短订单处理时长,满足不同业务场景下商品的出入库、盘点、理货等需求。“公司目前在机器人本体、底层定位算法、控制系统、机器人调度及智能仓储管理系统等核心元素均实现自主研发,计划通过2至3年发展,将建湖基地打造成海柔全国第一生产制造基地、全球第二创新中心和华东第一结算中心。”
为抢先“卡位”机器人赛道,建湖充分发挥工业基础扎实、产业配套齐全等优势,既聚焦工业、服务、特种机器人、具身机器人及零部件等关键领域进行攻坚突破,又积极引进科研院所、高端人才搭建高能级创新平台,构建集研发、制造、应用于一体的全产业链生态体系。目前,翼菲工业机器人、木蚁智能无人叉车、柳叶刀医疗机器人、优地服务机器人等一批科技创新企业蓬勃发展,机器人产品覆盖配送、医疗、清洁等众多领域,机器人产业园百亿园区已经雏形初现。
低空经济产业前景广阔,也是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走进江苏鹰翼低空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各种型号的产品有序摆放,装配人员正在为无人机安装调试。公司副总经理倪昌柱表示,依托数字鹰集团总部技术支撑,公司重点布局CZ25型垂直起降无人机和XF07型高楼消防灭火专用无人机产品生产,项目全部投产后,可年产200台工业无人机,开票销售收入1.5亿元。
去年开始,建湖将低空经济纳入产业发展规划,依托全省“十三五”期间首家A1型通用机场载体优势,在集聚资源要素、强化政策支持、创新服务机制上精准发力,高起点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9月1日,建湖首期无人机培训班在建湖低空飞行培训中心正式开班。10月12日,盐城低空飞行服务中心开通运营。江苏省民用无人机系统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盐城)试运营。
目前,建湖打造的飞行服务中心、检验检测中心、飞行培训中心、科产融合中心和无人机试飞基地等“四中心一基地”基本建成,数字鹰、因诺、蜂巢等一批企业相继投产,“天空之城”的想象正逐步成为现实。(杨先锋)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