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杭州市萧山区义桥镇渔浦社区以“反诈防骗,从我做起,共筑安全防线”为主题,开展了一系列形式多样、贴近民生的反诈宣传活动。从童心绘制的反诈画卷到律师团队的案例剖析,从便民服务中的知识渗透到商铺街区的精准宣传,社区以“宣传+服务”双轨并行的方式,织密反诈防护网,为居民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在社区活动中心内,一场“反诈绘画大赛”吸引了20余名青少年参与。孩子们以“识别诈骗陷阱”“守护家庭财产”为主题,用稚嫩的笔触描绘出对反诈的理解:有的作品展现“假客服诱导转账”的场景,标注“不轻信、不点击”的警示标语;有的则以漫画形式还原“刷单返利”骗局,提醒“天上不会掉馅饼”。活动不仅激发了孩子们的创造力,更通过绘画的形式,让反诈知识深入家庭。


围绕法律法规,社区特邀援助律师王铭开展反诈专题讲座。王律师以近期高发的诈骗案例,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条款,深入解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与法律后果。他特别提醒居民:“凡涉及‘屏幕共享’‘安全账户’的话术,均为典型诈骗手段;出租、出借银行卡可能构成‘帮信罪’,面临刑事处罚。”讲座现场王律师传授“三不原则”:不轻信陌生来电、不透露个人信息、不向陌生账户转账。

每月10号是社区的便民服务日,渔浦社区时常联合多家便民服务机构,在党群服务中心广场开展“便民+反诈”双主题活动,同时包括理发、洗眼镜、清洗锅具、衣服缝补、健康咨询等便民服务,使得服务摊位前人头攒动,而反诈宣传区则通过“案例展板”“反诈宣传册”等方式,让居民增加防骗意识,活动累计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

针对辖区沿街商铺资金流动频繁、易成诈骗目标的特点,社区组建“反诈宣传小分队”,深入超市、餐馆、药店等80余家商铺开展“扫街式”宣传。志愿者结合“假理赔真诈骗”“对公收款码申请骗局”等真实案例,向商户拆解诈骗话术,并指导安装“国家反诈中心”APP。

“反诈行动并非‘一阵风’,而是构建了‘宣传+服务+科技’的长效防护体系。”渔浦社区相关负责人表示,社区通过网格化管理,将反诈知识融入日常走访;联合派出所、银行等单位,定期开展“反诈小课堂”;在社区公告栏、电子屏滚动播放警示案例,营造“时时学反诈、处处见提醒”的氛围。同时呼吁群众,要擦亮双眼,守住钱袋,共同筑牢社区反诈的铜墙铁壁!(来冲)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