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9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非洲世界遗产能力建设研讨会在泉州启幕,近百名来自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非洲地区的代表、专家齐聚一堂。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福建省文物局局长傅柒生在会上发表讲话,以泉州与非洲的历史联结为核心,阐明中非遗产合作的独特价值与福建担当。

傅柒生指出,本次研讨会落地泉州“有着特殊的深意”。宋元时期的泉州港,曾载着青瓷、茶叶远航至非洲东海岸,而考古发现的香料、药材等实物,更是中非文明早期对话的鲜活见证。这份跨越千年的海上商贸与文化交融史,为当下的中非世界遗产合作奠定了深厚根基。

在他看来,如今的泉州不仅是“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世界遗产地,更以遗产保护的“典范姿态”,成为中非遗产合作的“天然桥梁”。他强调,正是这份基于历史的缘分,让中非在世界遗产领域的合作“更有温度、更具深度、更见广度”,超越单纯的技术交流,成为文明互鉴的重要纽带。

傅柒生还提及,福建长期秉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理念,将遗产保护深度融入文化强省建设,探索出具有福建特色的保护路径。此次研讨会在闽举办,既是福建分享遗产保护经验的契机,也是以泉州为支点,推动中非共同守护人类文明瑰宝、助力非洲提升世界遗产提名与保护能力的重要实践。

据了解,本次研讨会将通过实地考察泉州世界遗产点、分组研讨、专业培训等形式,围绕非洲潜在世界遗产提名项目展开深入交流。傅柒生的讲话,也为福建与非洲在遗产领域的持续合作指明方向——以历史为脉,以实践为基,让千年缘分在新时代转化为守护人类共同财富的强大动力。(傅剑飞)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