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视频中心 >> 会议论坛

中交集团:推动海外项目复工复产 为中菲友谊铺路架桥

发布时间:2020-06-18 18:23:5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蔓延为企业项目的建设和推进带来了冲击。中国交通建设集团(以下简称“中交集团”)作为全球领先的特大型基础设施综合服务商,在全球121个国家设立了240个境外机构,在157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实质性业务,海外业务是集团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说疫情防控的重点上半场在国内下半场在海外,那么对于中交集团的海外战线来说,抗击疫情要“打全场”。

中交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彭大鹏告诉记者,今年前三个月,在国内防疫物资紧缺时,中交集团发挥海外业务优势,从海外采购大量口罩、护目镜、防护服、药品等物资支援国内。随着国内疫情得到控制,生产逐步恢复,海外疫情迅速蔓延后,中交集团又从国内向境外输送防疫物资,为海外员工、业主及合作方提供援助。

“从大年初二至今,中交集团海外工作人员在支援国内抗疫、境外疫情防控、复工复产三条战线上绷紧思想之弦,做足完全准备,始终不松懈。”彭大鹏说。

及时有效应对疫情

由于全球疫情的蔓延,中交集团1000多个海外项目中约有40%处于停工或半停工的状态。疫情导致出行受到影响,大量沟通工作不得不转移至线上,这也极大地影响了中交集团海外市场开发的进度。

针对境外疫情防控,中交集团从多个方面着手,有效应对疫情。

早在1月28日,中交集团就建立了海外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定期召开网络会议,发布疫情日报,及时传达和通报有关情况。加大集团内统筹协调力度,从开始的区域化协调到建立国别联防联控机制,不断完善“大海外疫情防控体系”。

中交集团还制定了专项应急预案,指导和规范集团境外疫情的应急处置工作,各项目营地、办事处加强疫情防控措施,储备足量的防疫物资,最大限度减少新冠肺炎疫情对境外员工健康造成的危害。

为了“稳定军心”,中交集团制作了中、英、法、葡、西等多种语言的科普张贴画,引导大家科学防控疫情,受到员工们的广泛关注和欢迎。通过倾听海外员工的诉求,尽力解决员工的实际困难,并聘请专业的医护专家和团队担任顾问,做好驻外员工及家属的心理疏导工作。通过全球视频直播授课、远程诊疗等方式,为员工提供专业的防疫知识,缓解境外员工的心理压力。

随着东南亚疫情的缓解,中交集团部分海外项目正在有序复工复产。

在菲项目复工复产

菲律宾是中交集团在东南亚的重点国别市场,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菲律宾市场以来,集团所属中国路桥、中国港湾等公司先后完成了多个公路、桥梁、港口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累计合同额超过10亿美元。

当前,由中国路桥建设的,被誉为“中菲友谊的见证”“中菲友谊大桥”的帕西格河援外桥项目正在建设中,这也是中国政府出资的对菲援助项目。受疫情影响,项目自3月起停工,直到5月初才收到复工通知。员工在复工前需先居家隔离14天并由专业医疗机构进行检测,取得健康证明后,由项目统一安排车辆,再进行14天集中隔离。现场以小组为单位错峰作业,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有序推进复工复产。

项目业主菲律宾公造部(DPWH)对于项目快速恢复现场施工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黄溪连在视察项目时表示,项目为当地基建市场贡献了“中国经验”。

做好中菲交往的使者

今年是中菲两国建交45周年。中国报道社《中国东盟报道》杂志出版了中英文纪念专刊,并举行在线专刊首发式活动,彭大鹏代表中交集团参与活动并分享了中菲交往中的感受。

他表示疫情期间,中交集团始终与菲律宾人民一起守望相助,共克时艰,携手抗击疫情。为传承中菲友谊,中交集团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致力于成为政府及区域经济发展急所的责任分担者、区域经济发展的深度参与者、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优质提供者。除了打造“中国港”“中国路”“中国桥”“中国隧”“中国装备”等名片,更要在“航空”“环保”“智能交通”“通信”等新领域新业态打出中国品牌。做菲律宾政府和人民可信赖的合作伙伴、优秀的社会志愿者和成熟的人才培养基地。树立中国企业良好社会形象和责任担当,以实际行动诠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