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民生保障

传统中医学体态修复传承人陈凯丽老师受邀出席第七届大健康峰会

发布时间:2025-10-23 16:15:1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10月17日,2025第七届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五岳之首泰山脚下隆重举行。本届大会由亿央网、中视采风网、《华夏英才》电视栏目联合多家媒体主办,中国国际科技促进会中医药传承创新分会、中国合作贸易企业协会民营经济分会、中国老年保健协会康养分会支持,中世采文化发展集团承办,河北省安平华康医疗用品厂协办,等汇聚了众多大健康产业的领导专家和健康品牌企业、领军人物300余位代表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趋势与创新路径,为推动大健康行业业品牌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国务院行政司原常务副司长王胜利,原卫生部新闻办主任、原中国残联康复部主任、中国狮子联会前会长尤红,《华夏英才》栏目总制片人姚小飞,血管外科专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血管外科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血管外科研究所所长谷涌泉,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神经康复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张通,京大学第三医院康复医学科党支部书记、主任医师杨延砚,北京协和医学院研究员尤莉莉,青岛滨海学院护理学院党支部书记、院长曲晨菲,中国医疗健康投资与跨境并购领域资深专家吴优,河北省安平华康医疗用品厂负责人闫备战,传统中医学体态修复传承人陈凯丽老师等出席活动并主旨演讲。

陈凯丽老师接受央视主持人姚文倩老师的专访

陈凯丽老师在现代健康领域,以深厚理论为基、创新实践为法,为慢病防控与身心疗愈开辟独特路径。她植根古今智慧,以体态修复为核心,融合 “形神共养” 哲学,不仅为受众驱散躯体困扰,更重塑了人们对健康与生命的认知,其成果在行业中彰显深远价值。

陈凯丽老师的个人形象海报

作为中国传统中医学体态修复非遗传承人,陈凯丽老师深耕传统形体修复智慧,创新性提出 “人体精密整体论”,揭示体态与健康的深层关联。陈凯丽老师提出,以骨骼为架、肌肉为翼的体态平衡,是经络畅通、阴阳调和的基础,维系着身体各系统协同运转。当体态错位、张力失衡,会导致经络阻滞,甚至通过神经反射干扰脏腑功能 —— 背部隐痛可能源于骨盆倾斜对内脏的牵拉,颈部僵硬或许与颅骨位置异常影响气血运行相关。这一认知打破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的局限,为健康研究提供新视角。中医与现代健康理念结合。

陈凯丽老师接受央视主持人姚文倩老师合影留念

其不可替代不在于替代现代医学,而在于互䃼与融合。

在慢性病预防领域,陈凯丽老师的探索颇具突破性。她发现,骨骼排列异常、核心肌群乏力等体态问题,是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的 “隐形推手”。针对女性高发的乳腺疾病,陈凯丽老师提出独特洞见:乳腺病变虽涉及多因素,但体态失衡可能是疾病难以根治的关键。她指出,乳腺癌的发生未必源于乳腺本身,身体其他部位问题或单边体态失衡,都可能如多米诺骨牌般诱发疾病。

陈凯丽老师展现体态之美

一位肺癌术后学员的经历印证了陈凯丽老师体态修复法的实效。接受两周修复(一周由陈老师亲自操作,一周指导自我修复)后,他胸口的沉闷感显著缓解,呼吸变得顺畅,术后残留的胸闷与肩背牵扯感大幅减轻,身心状态重焕健康活力。尤其令人惊叹的是陈凯丽老师 “力道轻微却精准高效” 的手法 —— 看似轻柔的调整,能将失衡的骨骼、肌肉精准复位至和谐状态,堪称 “四两拨千斤”。这不仅展现了技术的精湛,更印证了 “人体精密整体论” 的科学性,证明通过结构平衡的修复,能有效激活人体自愈潜能。

体态修复虽看似是一个具体的健康领域,但它精准地体现了“健康中国”战略的前瞻性、普惠性和科学性。它不仅是关乎个人外在形象的“小事”,更是关乎全民健康基石、降低社会医疗成本、提升国民生活质量和国家未来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将体态健康意识融入国民教育、职场健康和公共宣传中,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一项切实有效且具有长远意义的举措。

陈凯丽老师将古老东方智慧与现代健康挑战相结合,形成开创性的理论体系与实践模式。以精妙手法实现身体结构的根本性平衡,陈凯丽老师不仅帮助个体重获健康,更以融合古今的智慧与实践,为人类大健康领域贡献 “中国方案”,推动健康观念从碎片化诊疗向系统性、根源性养护转变,让体态修复为人类健康描绘更绚烂的图景。

本届大会以“健康引领 AI赋能”为主题。旨在宣传健康中国理念、展示健康成果、交流经验、凝聚政产学研各界力量,探讨如何推动健康中国高质量发展。此外,大会还同期举办了2025健康产业新技术创新健康产品成果展,展示了健康产业中的匠心品牌和企业,进一步推动了大健康产业的合作与发展。

大健康峰会开幕启动仪式

此次大会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大健康产业的从业者提供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也为健康产业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据悉,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自2018年启动,已成功举办七届,作为年度行业盛会,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大健康产业能够继续蓬勃发展,为人类的健康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刘志东)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