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塔什库尔干之旅纪实:镜头下的喀什魅力

发布时间:2024-09-16 11:07:0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2024年9月7日至13日,“光影之旅——喀什的璀璨视界”国际摄影联拍活动如期举行。来自中国、法国、克罗地亚、荷兰、韩国等国的15位摄影家齐聚喀什,以镜头为笔、以光影为墨,共同开启这场跨越国界的视觉对话。​

在为期一周的拍摄活动中,摄影家们分成3个小组,深入喀什各县、村镇等地进行采风创作。其中,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杨越峦、深圳市摄影家协会主席赵青、人民画报首席摄影记者徐讯,以及加拿大纪实摄影家龙奇、克罗地亚摄影师马丁,专程奔赴帕米尔高原上的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以下简称“塔县”),用镜头捕捉这座高原小城的独特魅力。​

塔什库尔干,这座屹立于帕米尔高原的县城,平均海拔高达4000多米,拥有着别具一格的风土人情。这里的天空湛蓝得如同璀璨的宝石,云朵洁白似雪,仿佛触手可及。远方,巍峨的雪山连绵起伏,与澄澈如洗的蓝天相互映衬,共同勾勒出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当地的塔吉克族同胞热情好客,他们身着色彩斑斓的民族服饰,跳起优美动人的舞蹈,裙摆扬起的弧度里,藏着这个民族与雪山共生的故事。在摄影家的镜头下,城镇街巷里,斑驳的历史砖墙与明亮的现代路灯相映成趣;草原之上,成群的牛羊与巍峨的雪山构成壮阔图景。这些照片生动记录下高原的多元风貌与自然之美。

能源之光:光伏板上的“阳光收入”​

作为帕米尔高原上的“日光宝库”,塔县拥有得天独厚的光照资源,这份自然馈赠正通过清洁能源的转化,成为驱动边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能。在此次行程中,摄影师们首站来到了新疆首个集中式扶贫光伏电站——深能福塔光伏发电站。站在电站观景平台远眺,深蓝色的太阳能板沿缓坡有序铺展,在高原炽烈的日光下折射出金属光泽,宛如一片“蓝色光海”。这片光海不仅是科技与自然的交融,更承载着“阳光变收入”的民生期许。作为深圳援疆的重点项目,电站通过光伏扶贫机制,将清洁能源收益精准惠及当地群众,从牧民家庭的用电保障,到特色产业的培育发展,再到就业岗位的就地创造,“阳光红利”正实实在在让群众的生活“亮起来”、日子“富起来”。

“喀什是深圳的对口支援城市,每次来都能看见实实在在的变化。”赵青望着连片的光伏板,语气里满是感慨,“看到这座电站时,既震撼又亲切,喀什的高质量发展,就藏在这些崭新的能源设施里。如今它正一步步迈向可持续的未来,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我们有责任用影像讲好边疆发展的故事,让更多人看见喀什的精彩。”

自然奇景:冰川与古道的馈赠​

慕士塔格冰川、盘龙古道、阿拉尔金草滩国家湿地公园,以及兼具历史与自然意境的石头城遗址等,共同勾勒出塔县令人沉醉的山水人文画卷。

对此,杨越峦感慨颇深:“慕士塔格峰的冰川公园,能让人近距离感受大自然的震撼,心中更添对自然的敬畏。盘龙古道、大峡谷的风光更是独一无二,宛如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他提到,这些壮丽景色不仅吸引着众多游客纷至沓来,也为摄影师们提供了无穷的创作灵感。“试想春天的塔什库尔干,冰川相映、鲜花怒放,各民族和睦共处,这样的美好值得我们珍惜。”杨越峦表示,希望通过摄影作品让更多人看见这份美好,“喀什的未来一定无比美好,我还会再来!”

人文魅力:农旅与校园的温度​

在喀什塔县,人文活力正从多元场景中不断涌现。高原农旅微产业园的建设,展现出当地在农旅融合发展上的持续探索。“彩云人家”民俗村则完好保留着浓郁的民族特色,让到访者深切感受喀什独特的人文底蕴。

校园里同样充满生机。大同乡小学内,100多名孩子在完善的师资配备下快乐学习、健康成长。看到这一幕幕,徐讯深有感触:“在党的领导下,新疆人民生活幸福美满,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团结在一起。”

作为多次到访喀什的“老朋友”,徐讯还分享了自己的见闻:“1987年第一次来喀什,印象里满是民族氛围浓郁的老房子,街道干净整洁;2013年再到这里,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国各地支援新疆,高楼大厦拔地而起;这次来,感觉喀什更热闹了,成了全国人民喜爱的旅游地。”他表示,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希望通过镜头,让更多人看到全面发展的新疆。

国际视角:镜头里的真实新疆​

塔县的旅程,也让两位外国摄影家对新疆有了真切认知。马丁说道:“这是我第二次来到新疆,在这里,我丝毫没有看到西方媒体关于新疆的谎言报道。这里自然风光很壮观,人们也非常友善,基础设施完善,偏远地区有很多学校,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愉快地学习,他们的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这里的饮食和我的家乡有些许相似之处,尤其是馕,我非常喜欢吃。那醇厚的麦香,酥脆可口。记忆中我奶奶制作的面包也是这样的口感,吃到馕,能让我瞬间回到我的童年。我希望大家都能来新疆看看,亲身感受这里的一切,了解真实的新疆。”

“想了解中国,了解新疆,一定要亲自来。”龙奇是第一次到塔县,言语里满是惊喜,“作为摄影师,我太喜欢这里了,自然景色壮阔得能装下所有镜头,人们面对镜头时不会躲闪,反而会笑着凑过来问‘照片里的我好不好看’,这里的人民十分友好,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真诚与善良。这里的食物也很好吃,让人回味无穷。我希望更多人能来喀什走走,感受这座城市的魅力。”​

一周的采风里,摄影家们的镜头记录下喀什的生态之美、人文之暖、发展之变。他们说,这次的作品更立体、更鲜活,既藏着帕米尔的雪山冰川,也装着百姓的烟火日常。在新中国成立75周年之际,喀什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四海宾朋,向世界展示着中国边疆地区的繁荣与进步。(文/郭蒙)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