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百日攻坚 | 赴浙执行千里奔袭  

“挪车电话”巧破困局
发布时间:2025-10-28 11:36:1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以为躲到外地就能赖掉债务?司法权威容不得挑衅!

近日,四川省渠县法院执行局3名干警组建赴浙执行攻坚小分队,奔赴1600余公里以外的浙江省嵊州市,通过一通精心设计的“挪车电话”,成功引出“消失的他”。

锁定行踪,千里奔袭

2022年2月起,刘某某陆续通过转账向刘贤某出借人民币13万元,但未约定还款时间和方式,后刘某某向刘贤某要求还款时,刘贤某多次拖欠,双方就还款方式争议无果,刘某某将刘贤某诉至法庭。2023年12月,刘某某与刘某贤民间借贷纠纷一案,法院生效判决确定:刘贤某应偿还刘某某借款13万元。判决生效后,刘贤某却玩起了消失。

面对这起久执未结的“骨头案”,执行法官并未退缩,通过大数据追踪其消费记录、出行轨迹,锁定刘贤某近期可能在浙江省嵊州市活动后,法院立即组建专项执行小组,星夜兼程踏上跨省执行之路。
抵达嵊州当日,执行干警联合当地社区、物业排查其住所、常去场所,连续48小时蹲守重点区域……然而,刘贤某反侦察意识极强,始终未落网。

智施巧计,引蛇出洞

常规手段已穷尽,但执行不能止步!执行团队复盘线索时发现,刘贤某名下有一辆老旧轿车虽长期未移动,却仍登记在其名下,且停放于嵊州市某老小区公共车位。

“车辆是其重要生活关联物,或可作为突破口。”经审慎研判,团队决定从车辆管理相关事务切入——该小区近期被纳入市政道路改造范围,车位需重新规划,因此施工方需联系车主协商挪车事宜。

以此为契机,执行法官尝试与刘贤某建立联系。

“刘先生,您好!这里是嵊州市政工程管理处,您停放在XX小区3号门的车辆因道路改造需临时挪移,方便尽快联系我们处理吗?”执行法官以市政施工方名义致电刘贤某。

电话中,刘贤某一听涉及车辆管理,不疑有他,很快到达现场。
“目标出现!”执行团队迅速布控。当刘贤某匆匆赶到停车场,看到施工联系人竟是身着制服的执行法官时,脸色吓得煞白、拔腿就跑,却被法警当场控制。

司法威慑,案结事了

“躲得了一时,躲不了一世!你以为不接电话、不见面就能逃避责任?”

刘贤某被带回当地法院执行局后,执行法官严肃阐明其恶意规避执行的法律后果:“拒不履行,不仅会被列入失信黑名单、限制高消费,情节严重的还可能构成‘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面临刑事处罚!”

刘贤某本就还没有从被抓的恐惧中缓解过来,在法律威严与事实证据的双重震慑下,便很快低下了头:“我就是想拖拖看,没想到你们这么拼……我现在就联系朋友筹钱!”当天下午,刘贤某完成13万元还款义务。
申请执行人刘某某收到执行款后感慨:“本以为钱要不回来了,没想到法院这么用心!感谢执行法官的坚持和智慧!”

本案顺利执结。

用心用智,司法为民

执行绝非“走过场”,既需用足智慧,更需狠下决心!此次跨省执行中,渠县法院以“千里奔袭+巧计智取”的实战,向全社会传递了“司法为民、执行到位”的鲜明信号。

执行法官虽借助“市政施工通知”联系被执行人,实则是穷尽常规查控、蹲守等手段后的必要举措。
整个过程由执行法官依法主导,核心目的是推动生效判决履行、维护胜诉当事人权益,全程未越法律框架,更无侵犯他人权益之举。执行工作既是“体力活”,更是“智慧战”。

近年来,渠县法院持续深化执行攻坚,对规避执行、抗拒执行始终保持“零容忍”,既强化大数据查控等科技手段,又注重策略创新,在合法范围内灵活施策,切实维护胜诉当事人合法权益,用每一次出发、每一场攻坚,让司法权威可感可触,让公平正义直抵人心!(郭远乐)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