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旅融合

安顺市西秀区北街街道人民社区:打造流动人口“互融互嵌”新家园

发布时间:2025-10-28 11:49:2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人民社区为人民,社区幸福人民享。”西秀区北街街道人民社区支书沈红这句话,深深感动现场的每一个人。

北街街道人民社区面对流动人口增多带来的服务管理新课题,始终秉持“人民社区为人民”的理念,以打造流动人口“互融互嵌”新家园为目标,通过一系列扎实举措,着力破解融入壁垒,让越来越多的“异乡客”在此安心扎根,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和发展成果的“共享者”。在这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居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让流动的人群在社区扎下幸福的根,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让“异乡客”成为“明白人”

“工作人员讲得很清楚,才知道暂住登记这么重要,还能学到防诈骗知识!”一名刚参加完社区广场宣传活动的务工人员表示。

北街街道将普法宣传与安全守护作为流动人口融入的“第一课”。通过在社区广场设点、深入工地开展讲座、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面对面普及《居住证暂行条例》等法律法规知识,精准讲解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技巧。

同时,灵活运用居民微信群等线上平台,全面宣传申报登记义务与办理途径,耐心细致解答法律疑问,让法治教育覆盖到每一位居民,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安全防护时刻相伴。

让“流动者”成为“安心人”

为精准服务与管理流动人口,社区联合派出所民警、社区网格员,开展多轮“拉网式”排查,全面掌握辖区流动人口和出租房屋的实际情况,建立流动人口信息数据库,实现动态化管理与精准服务。

社区网格员定期上门走访,收集反馈意见,协调解决子女入学、医疗等实际困难,确保每位流动人员都能感受到社区的温暖与保障,真正实现“居有所安、心有所归”。

针对新增人员,及时完成信息采集和登记,建立“一人一档”并动态更新,精准掌握其从业背景、居住时长等关键信息,全面提升管理效能。

通过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切实筑牢辖区安全屏障,以精细化管理让每一位居民安居乐业。

让“陌生人”成为“一家人”

社区在强化动态管理的同时,更注重服务的温度与融合的深度。设立了“一站式”服务窗口,简化居住证、社保、子女入学等事项办理流程。组织开展“我们的节日”“夕阳无限,有你真好——重阳节”“粽为你来——端午节”等主题活动,并邀请流动人口共同参与“文明示范户”评比、环境整治等社区事务。

举办特殊儿童集体生日会暨微心愿实现活动温馨上演,受邀参加的流动人口子女与本地孩子一起吹蜡烛、收礼物、玩游戏,脸上绽放出灿烂笑容,这类暖心活动已成为社区常态。而来自外省的“安顺·遇见”主理人谷先生更是融入当地的生动案例,他与本地姑娘结婚在此安家后,主动加入社区志愿服务,成为邻里口中的“热心谷哥”。     在这里,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各族群众在思想观念、精神情趣、生活方式等相互学习、相互影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在共享中增进认同,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让“求职者”变“创业者”

就业稳则人心安,人心安则融入深。社区积极组织开展职业技能培训,主动运用就业平台发布就近就业岗位,助力“就业不离家”;同时整合辖区内80余家商户资源,大力引进新商家,为居民创造多元就业机会。

例如,来自于本地商户林记甜品在街道创业政策扶持下,利用社区资源成功开设特色小吃店,不仅吸引外地游客和本地顾客,还带动了其他新居民共加入,形成良性循环,还带动了周边居民增收。而湖南来的谷友发创办的“安顺·遇见”音乐工作室,不仅实现自主就业,还利用社区资源扩大业务规模,成为区域创新典范。通过这些举措,流动人口不仅实现了经济自立,还成为社区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

如今,越来越多的流动人口成为社区“新市民”,在社区找到稳定收入,成为社区发展的“新动能”,创造各民族共居共学共建共享共事共乐社会条件,也为民族团结进步注入了经济基础,北街街道党工委书记钟敏感慨地说。

从“服务网络”到“安全防线”,从“精准管理”到“融合共生”,是用一项项暖心举措、一次次精准服务,打破了“本地”与“外来”的隔阂,让流动人口在这片热土上扎下深根、绽放梦想,共同绘就了一幅“邻里和睦、社区和谐、民族和美”的生动图景,真正实现了共建共治共享的美好愿景,携手谱写了民族团结、温暖和谐的新家园乐章。(文字采写 郭翰 部分图片 西秀区民宗局 提供)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