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西安碑林法院:抚恤金分配引纠纷 法官悉心调解促和好

发布时间:2025-10-29 16:17:11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西安碑林法院积极推进“无讼社区”创建工作,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运行中不断发力,切实筑牢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为辖区治理现代化注入司法动能。近日,一场因抚恤金引发的家庭矛盾得到圆满化解。

社区居民赵老先生因病去世后,单位发放了一笔20余万元的抚恤金。然而这笔钱却成了家庭矛盾的导火索。长期与父亲共同居住、负责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子赵强(化名)认为自己付出最多,应多分;而女儿赵梅(化名)则认为,自己虽已出嫁,但平日对父亲关怀备至,应享有平等分配权。

面对情绪激动的兄妹俩,民一庭副庭长郑毅没有急于搬出法条,而是先充当了一名“倾听者”。她让双方充分陈述各自的理由和委屈,待情绪平稳后,才引导话题进入法律层面。

“根据《民法典》的相关精神,抚恤金并非遗产,它是对死者近亲属的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分配时应综合考虑亲属与死者的生活紧密度、抚养关系、所尽义务等因素,而非简单地平均分配。”郑毅解释道。

在厘清法律原则后,郑毅开始了“背对背”调解。她首先对赵梅说:“你哥哥长期与父亲同住,在生活起居、医疗护理上付出了大量的心血和时间,这份辛苦应当被尊重。”接着,她又对赵强说:“你妹妹虽然出嫁,但她的孝心同样真实。抚恤金也包含了对她的抚慰。亲情是剪不断的,为这笔钱失去唯一的妹妹,值得吗?”

郑毅的话,句句说到了兄妹俩的心坎上。郑毅趁热打铁,提出了一个兼顾法、理、情的分配方案:在适当体现对主要赡养人赵强补偿的基础上,剩余部分由二人共同分配。这个方案彻底打破了僵局,兄妹俩均表示接受。

“真是太感谢郑法官了!要不是您,我们兄妹俩估计要法庭上见了”,赵梅红着眼圈说道。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碑林法院“无讼社区”创建工作成效的生动体现,不仅避免了一起可能对簿公堂的纠纷,更修复了珍贵的亲情关系。

“无讼社区”创建的意义正在于此——通过法官主动下沉社区,将司法服务延伸到基层最末梢,把矛盾纠纷化解在诉前阶段。家庭纠纷,尤其是涉遗产、抚恤金纠纷,往往情、理、法交织。碑林法院干警每周走进社区,就是要用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调解经验,充当“家庭医生”,修复社会关系的“毛细血管”。

下一步,碑林法院将立足审判职能,深化多元调解机制创新,持续深化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推动纠纷源头化解,让“无讼”的法治理念真正扎根社区,以法治力量守护群众合法权益,夯实基层治理法治根基。(唐寰宇)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