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165公里的景观长廊,串联起湖光山色与千年文脉;一条贯通全域的交通动脉,激活了生态价值与民生福祉。江苏省淮安市环洪泽湖旅游公路的贯通,不仅打破了淮安农村的交通瓶颈,更构建起“路通景美民富”的良性循环,成为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协同推进的典范,为江淮大地铺就了一条充满生机的富民坦途。

路通八方:织密交通网 破解发展困局
曾经的淮安农村,不足400公里的砂石公路坑洼不平,成为制约农民出行、产业升级的“拦路虎”。如今,随着环洪泽湖旅游公路等重点工程的推进,淮安农村公路已实现行政村双车道四级公路、镇村公交全覆盖,“城乡一小时交通经济圈”全面成型。这条景观公路串联起洪泽湖古堰、蒋坝古镇等核心景点,衔接省道干线与乡村路网,让曾经“藏在深闺”的生态资源与特色产业有了对外联通的快速通道。从“出行路”到“小康路”的跃升,不仅缩短了城乡时空距离,更破解了农产品运输、游客往来的交通梗阻,为地方经济发展筑牢了交通根基。
景活全域:串联好风光 激活文旅潜能
环洪泽湖旅游公路的独特魅力,在于将公路与生态、文化、旅游深度融合。作为淮安大运河百里画廊的重要组成部分,30公里的慢行文化线路依托洪泽湖堤坝而建,将公路、古堰、大湖融为一体,骑行、步行与水上客运无缝衔接,让 “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程都是惊喜”。公路如同一条丝线,串起西游乐园、方特主题乐园等知名景区,串联起黄花塘新四军军部纪念馆等红色地标,更激活了蒋坝古镇的千年风情与高家堰镇的湖滨风光。每到春日,来洪泽湖畔踏青游客络绎不绝,帐篷点点映照着湖水波光,带动沿线各地旅游热度持续攀升,让生态美景真正转化为文旅经济的增长点。
民富一方:催生新产业 绘就幸福图景
交通的畅通,最终落脚于百姓的富足生活。环洪泽湖旅游公路推动“农村公路+”融合发展,让龙虾养殖、螃蟹养殖等农渔产业基地,葡萄、草莓等特色瓜果农庄,光伏与风力电站等新型工业基地实现集群化发展。盱眙龙虾、洪泽湖大闸蟹通过便捷路网“走出去”,成为享誉全国的特色品牌;沿线村庄依托交通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农家菜、土特产热销,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从游客盈门的热闹场景,到沿线农户增收致富的笑颜,这条公路正让“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愿景变为现实,为乡村振兴勾勒出生生不息的发展图景。

环洪泽湖旅游公路的故事,是一条公路激活一方经济的生动实践,更是淮安践行“交通为民”理念的鲜活注脚。它不仅是串联景点的景观线,是推动产业的经济线,更是连接城乡的幸福线。随着“农村公路+”融合发展的持续深化,这条蜿蜒在洪泽湖畔的旅游公路,必将承载着沿线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在生态保护与经济发展的道路上继续前行。(淮安市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