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6日,东莞市消防救援支队遭遇一起报假警事件,这不仅浪费了宝贵的消防救援资源,还可能对真正需要紧急救援的群众造成延误,东莞消防借此事件呼吁公众诚信报警,切勿报假警。
“喂你好是是火警吗?”“今天晚上有个车间着火了,你们过不过来救援?”26日凌晨5时11分,东莞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接到一通火警电话,但报警人说话含混不清,提供信息模糊难辨。指挥中心随即调派中堂消防大队出动4车18人前往现场进行处置。
同时,派出所民警赶往现场维持秩序。出警途中,指挥中心再多次拨打报警的电话,尝试再次取得联系和询问相关信息,但此后并未接通。
5时21分,消防救援人员抵达现场后,立即寻找起火现场。此时,据报警人提供的现场地址,消防救援人员发现周边并没有发生过火灾的迹象。结合119指挥中心接警录音和与民警沟通交流,消防救援人员和民警推测,这可能是一起谎报火警。随行民警根据有关信息很快在现场附近找到报假警的男子梁某。
经过民警调查核实,确定了梁某正是该火警的报警人。梁某也当场承认故意拨打119报警电话,随行民警将梁某传唤至派出所进一步调查。
据了解事发时,梁某路过附近一烧烤摊时发现有一醉酒男子,随后便使用醉酒男子的手机拨打119报警电话恶意谎报有火警发生。有关部门调取男子的记录发现,该名男子在2024年5月27日有过谎报火警的违法行为,并对公共秩序造成恶劣影响,公安机关已依法对其处以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对于此次谎报火警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再次对于梁某给予行政拘留10日并处罚款500元的行政处罚。
据国家消防救援局统计,2025年以来,截至5月20日,全国消防救援队伍,共接报处置各类警情86.4万起,其中接报虚假警4.8万起。谎报火警的行为一方面为一线队员增加了许多负担,另一方面也造成了公共资源的浪费。如果同一时间发生火灾很可能会耽误救援,错过最佳灭火时间造成人民群众生命财产损失。
谎报火警和误报火警不同,“谎报火警”是指故意编造火灾情况或者明知是虚假的火灾信息而向有关单位报告的一种制造混乱的行为,与因为认识判断上的失误而导致误报火警或者报火警不准确的情况予以区别。“谎报火警”不但破坏了消防救援队伍正常的执勤秩序,而且严重扰乱了社会治安秩序、造成人们的恐慌,危害公共安全,属于严厉禁止的行为。
东莞消防在此郑重呼吁广大群众:消防报警电话“119”是一条生命热线,是群众在遇到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寻求帮助的重要途径。请大家珍惜和保护这条生命线,切勿因一时的好奇、恶作剧或其他不良目的而报假警。让我们共同维护消防报警系统的严肃性和有效性,为真正需要救援的群众留出一条畅通的求救通道。(黄楚芳 罗雅婷)
报火警四讲清:
1、详细地址:说明火灾发生的详细地址包括街道,楼层、门牌号码、乡镇、村庄的名称,以及周围有没有明显的建筑物或单位。
2、起火物:说明起火物,讲清楚燃烧的物品是什么,比如电器、油类、电动自行车等。
3、人员及火势:说明人员被困情况,讲清火势猛烈程度,比如有无看到冒烟、火光等。
4、联系方式:一定要留下您的姓名和电话号码,以便消防员电话联系,及时了解火场情况。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