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31日,由西安市政府新闻办组织的“‘诗道终南 心意长安’西安市打造唐诗之都”主题采访活动走进曲江新区。中省市主流媒体记者深入大唐不夜城、曲江飞行剧院、大唐芙蓉园唐诗峡、唐城墙遗址公园等核心点位,实地探访以唐诗为主题的文化演艺、互动体验与场景营造,全方位呈现西安在推动唐诗文化“活化”“场景化”“生活化”方面的创新实践。

大唐不夜城:诗人“活”起来,街区“诗”起来
在大唐不夜城,媒体记者观看了《华灯太白》《诗弦潮韵》等融合诗歌朗诵、器乐演奏与行为艺术的街头演出。演员扮演的“李白”从华灯中缓缓升起,与游客对诗互动,再现“举头望明月”的千古意境;《诗弦潮韵》则用吉他、萨克斯演绎王维诗句,将古典诗意与现代潮流巧妙融合,引来观众阵阵掌声。

街区还设置了“诗意长安”灯光装置,将诗句以光影形式投射在建筑与树木上,形成“一步一诗”的流动画卷。大唐不夜城文化推荐官介绍,街区通过雕塑群像、IP演艺、文创产品等多元载体,让唐诗从历史中“走”出来,成为可感、可互动、可带走的现代文化体验。
曲江飞行剧院:科技赋能,飞跃“诗城”
在曲江飞行剧院,媒体记者体验了全球首座以唐诗为主题的飞行影院。通过180度球幕、全息影像与动感座椅,观众仿佛凌空飞越千年前的长安城,俯瞰曲江池、灞桥烟柳,与李白、杜甫“同行”于诗画之间。剧院运营总监马振兴表示:“我们以科技为骨、文化为魂,希望让每个观众‘飞’进唐诗的意境,感受盛唐的浪漫与壮阔。”

大唐芙蓉园:诗在景中,景在诗中
在大唐芙蓉园唐诗峡,记者们漫步于镌刻着经典诗句的峡谷溪流间,与“李白”“王维”偶遇对诗,体验“诗景一体”的沉浸式氛围。园内推出的《舟上诗画》《鹿柴》《阳台诗会》等互动演出,将唐诗转化为可听、可看、可参与的现代演艺,吸引游客纷纷驻足。

大唐芙蓉园文化推荐官王青介绍,园区正从“诗景融合”“诗人IP活化”“活动赋能”三方面推动唐诗的创造性转化。下一步,还将打造“诗词灯会”、升级《鼓》演出,进一步强化“诗乐共鸣”。
唐城墙遗址公园:诗词融入日常,诗意浸润生活
在唐城墙遗址公园,媒体记者参观了回音壁、唐诗迷宫等互动设施,并观摩了“诗意风雅集”社区诗会。老人晨练吟诗、孩童在雕塑前跟读、邻里共聚对诗……唐诗在这里不再是书本中的文字,而是市民日常生活中的“活态文化”。

公园文化推荐官黄雅婷表示,未来将继续通过“诗景融合”与“全民诗会”,让唐诗从“文人雅事”走向“全民共享”,打造“家门口的诗词盛宴”。
曲江文旅:推动唐诗从“文化遗产”到“生活潮流”
在采访中,西安曲江文化旅游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申书宇表示,曲江作为唐诗的“高频地标”,正以“以诗为魂、诗景一体、诗游融合”为原则,通过演艺创新、场景串联与产品开发,推动唐诗文化的“两创”发展。他透露,2026年“长安灯会”已在筹备中,将以唐诗为主题,打造集观赏、演艺、互动、消费于一体的文商旅超级场景。

此次采访活动全面展现了曲江新区在“唐诗之都”建设中的多元探索。从街头演艺到飞行体验,从社区诗会到全域灯会,唐诗正以更年轻、更沉浸、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跨越千年,与今天的西安人深情相拥。(文:李晓燕 图片:窦翊明)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