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特约通讯

中交一公局集团星港街立交改造工程全面通车

发布时间:2025-11-03 12:04:52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浙南苍南县矾山镇的山风带着凉意,58岁的陈培顺已身着银光色工装,在大坪山隧道通风竖井旁检查设备。他粗糙的手掌抚过挖掘机操作杆,指节间深浅纹路里,藏着三十多年地下采矿的记忆。“以前在矿里掏矾石,现在给高速挖竖井,都是跟石头打交道,心里的分量却不一样。”他望着井口升腾的雾气,语气满是感慨。

这位“矿三代”的人生转折,始于三年前。彼时矾山矿区已停产多年,陈培顺开着小货车跑运输,路过废弃矿井口时,总忍不住多望几眼。“年轻时跟父亲下井,他常说‘手上有活,心里不慌’,可矿停了,这手艺就像埋在地下的矾石,没了用武之地。”2024年底,“苍泰高速招聘竖井施工人员”的消息,让他重新燃起希望。

“听说招懂竖井的老矿工,我当天就报了名。”陈培顺记得首件开工前,项目党支部书记杜元林握着他的手问:“老陈,矿山竖井和高速竖井不一样,要求更严,你怕不怕?”他当即拍着胸脯答:“只要能再下井干活,再严的要求我都能学!”

如愿加入苍泰二标项目竖井施工队后,陈培顺很快遭遇“下马威”。“以前在矿里,爆破后清完浮石就能接着挖,现在完全不同。”他回忆首次下井场景,“技术员拿着图纸说,高速竖井是百年工程,在工程标准上,高速隧道竖井与那些设计寿命仅一二十年的临时性构筑物有本质区别。作为一项百年工程,其设计、施工与维护的全生命周期都必须将结构完整性、运营安全性与长期耐久性置于首位。施工队负责人陈瑞东也有同样困惑。这位干了三十年矿井工程的矾山本地人,首次面对如此高规格要求:“矿山竖井用C25混凝土,这里要用到C40,钢筋用量多一倍,还得双层加固。”起初按老经验绑钢筋,因间距不均被要求全部返工,“那晚我带着几个老伙计对着图纸研究到半夜,才摸清门道。”

为帮老矿工适应交通建设标准,项目部专门组织培训。白天,技术团队跟着下井,手把手教操作仪器、核对规范;晚上,会议室灯火通明,老矿工围着图纸讨论,年轻技术团队耐心答疑。

如今,陈培顺不仅适应了新岗位,还主动“传帮带”。31岁的刘连军入职时对竖井施工一窍不通,陈培顺便带他下井,教他识别岩层、判断安全隐患:“刘连军(新员工),你看这儿岩层有裂缝,要重点监测,发现位移马上上报。干我们这行,既要懂技术,更要讲安全,一步都不能马虎。”在他的带领下,刘连军进步飞快,如今已能独立完成简单施工任务:“陈师傅的经验太宝贵了,他教我的不只是技术,还有责任心。”

截至目前,大坪山隧道通风竖井已开挖近三十米,施工队已有32人到岗,三分之一是像陈培顺这样的本地老矿工。“井架立起后,施工高峰期队伍将扩至40人。”杜元林介绍,项目部还计划在山顶建“产业工人园区”,“要让老矿工的技艺传承下去,帮他们从‘经验型’变成‘专业型’工人,在交通建设中实现新价值。”

从“挖矿人”到“筑路人”,陈培顺和工友们用老手艺书写新使命。在苍泰高速工地,越来越多传统产业工人通过转型,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生力量。他们的故事,既是个人命运的转折,更是产业工人改革的生动实践——当老经验遇上新标准、老手艺对接新需求,传统产业工人必将在新时代浪潮中绽放更耀眼的光芒。(周丽丽 赵亚京)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