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偿还二十余万欠薪的“安心”方案

发布时间:2025-11-03 15:18:59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叮铃铃……”10月20日一早,江苏省淮安市淮安区人民法院根治欠薪联动机制工作站的电话铃声急促地响了起来。“是根治欠薪工作站吗?我们要投诉!我们的工资一直被拖欠……”电话那头,农民工代表老丁的声音满是焦虑。

接到投诉后,工作站立刻启动联动机制,淮安区法院法官芮东俊第一时间调取项目资料,与人社局工作人员马宁宁一同分析案情。

“这个项目涉及26名工人,眼看就要到年底了,必须尽快解决。”芮东俊神情凝重地说道。

第二天上午,工作站约谈了项目负责人老欧。

“欧先生,根据工人反映,你们项目存在拖欠工资的情况,请说明一下。”芮东俊开门见山地说。

老欧坦言:“事情是这样的,去年11月我们承接消防工程项目后,将劳务分包给了老庞。因为是熟人介绍,当时只做了口头约定,没想到会出问题。”他接着解释,“我们已支付54万余元劳务费,但最近才发现老庞没有足额发放工资。现在工人们找我们要说法,我们也很着急。”

芮东俊仔细查阅转账记录,发现款项分别转到了三个不同的账户。他敏锐地察觉到问题所在:没有书面合同、工价不明确,支付对象还不统一,这就埋下了隐患。

这时,马宁宁拿来了劳动监察部门的调查材料。芮东俊接过材料,看到工资表上密密麻麻地记录着26个名字,总额225135元。他的心情变得沉重起来——这些数字背后,是26个家庭的生计。

“既然数额清楚,你现在有什么打算?”芮东俊问道。

老欧道出了顾虑:“我担心再把钱打给老庞,他还是不发给大家。我愿意把钱交到法院,请法院直接发给工人们!”

这个提议让芮东俊看到了突破口,他对老欧说:“你这个想法很好,我们工作站正好可以提供这样的服务。”

“不过,我还有个请求。”老欧接着说,“希望法院能对我们达成的协议进行司法确认。”

芮东俊点点头:“司法确认能让协议具有强制执行力,既保障工人权益、明确你的支付责任,也可以尽量避免你与老庞结算时产生争议。”他立即安排工作站的法律援助律师介入,逐一核对每个工人的欠薪数额。过程中,芮东俊特别叮嘱:“一定要仔细核对,不能漏掉一个工人,也不能算错一分钱。”

“如果最后核对的数额有出入怎么办?”老欧问道。

芮东俊给出了一个公平的方案:“我们就按‘多退少补’的原则处理,你看如何?”

“我完全同意!”老欧立刻表态,“协议我可以先签,工人们核对后,有多少误差我们都认。”

这个方案也得到了工人们的认可。老丁感动地说:“没想到法院为我们考虑得这么周到!”

在后续的调解中,芮东俊不仅解决了眼前的欠薪问题,还耐心地指导老欧:“吃一堑,长一智,以后一定要签书面合同,明确工价和支付方式。”同时,他也提醒工人们以后务工要记得签合同、留凭证,这样才能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益。

目前,这笔20余万元的欠薪已通过工作站的绿色通道进入发放程序。芮东俊表示:“我们的根治欠薪联动机制,就是要让欠薪纠纷化解得更高效、更彻底。”在这深秋时节,淮安区法院根治欠薪工作站里却暖意融融。芮东俊和他的同事们用专业和耐心,为农民工追回了血汗钱。

据统计,2025年1月至今,淮安区法院根治欠薪工作站已成功化解各类群体性欠薪纠纷40余起,累计为1465名农民工追发欠薪2950万余元,有效地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淮安区法院)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