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品牌建设

汕尾城市形象推介再升级:多元传播绘就“山海湖城”新画卷

发布时间:2025-11-03 16:14:0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今年以来,汕尾以一系列创新宣传举措频频“破圈”,先后推出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汕尾谣》歌曲,与综艺节目《假期中的姐姐》联动,以及举办2025中国·汕尾彩色宝石产业发展大会暨首届汕尾国际珠宝展等多项大型活动,这4个活动在各大网络平台上均超过了5000万级别曝光量,有力推动汕尾城市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跨越式提升。

当前,汕尾正以多元内容为载体,不断刷新城市形象。

民俗活动出圈::文化底蕴点燃传播引擎

汕尾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为其构筑了独特的城市文化标识。今年年初,第一届海峡两岸民俗文体汇在陆丰市碣石镇玄武山启幕,吸引了3000余名两岸嘉宾参与。正字戏、滚地金龙等非遗技艺的精彩展演,集中展现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汕尾以“非遗+节庆”为切入点,将凤山祖庙祭典、正字戏等民俗元素融入现代展演,并借助短视频与直播等媒体形式,让传统技艺焕发新活力。活动不仅激发了本地民众的参与热情,更通过沉浸式体验吸引了外地游客与线上观众,成功将文化符号转化为传播爆点。一位来自台湾云林的李先生表示,活动让他感受到两岸文化的血脉相连。

目前,汕尾在拥有9项国家级、30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础上,正致力于推动文化的活态传承,让传统瑰宝融入现代生活。

《汕尾谣》传唱:明星效应赋能城市出圈

由汕尾籍青年演员曾舜晞与音乐人卓紫演唱的《汕尾谣》MV发布后,迅速获得多家主流媒体关注,助推这座滨海小城再次“火出圈”。歌曲将红海湾、凤山祖庙、莲花山、千年渔歌等地域符号,通过现代音乐语言和诗意歌词进行传播,朗朗上口。

近年来,汕尾积极邀请曾舜晞、庄心妍、“五条人”等本土明星为家乡代言,借助明星效应提升城市曝光度。《汕尾谣》发布后三天内,在全网各级平台转载、刊发超70万次,微博阅读量超1100万,全网传播量接近3000万,成为一次“现象级”的传播实践,有效将“粉丝流量”转化为“城市流量”。

热门综艺赋能::文旅融合撬动年轻市场

与热门综艺《假期中的她们》的联动,是汕尾贴近年轻群体的又一成功尝试。节目中,明星嘉宾亲身体验了渔歌、擂茶、皮影戏与贝雕等非遗文化,让古老技艺以时尚形式进入年轻人视野。据不完全统计,该节目相关全网信息超8万条,总阅读量预计超7500万,在湖南卫视及芒果TV首播收视达1.22亿人次。

节目在红海湾、金厢银滩等地的取景,立体展现了汕尾的自然与人文魅力,吸引了众多粉丝前来打卡。一位吉林长春的游客感慨于这座海滨小城的景色、人文与美食。这种“影视综艺+文旅”的模式,充分证明了其对年轻消费群体的强大吸引力。节目中“姐姐们”走访可塘珠宝展览馆的环节,也成为汕尾将传统产业与文旅体验相结合的成功案例。

产业与文旅融合:彩宝大会拓宽国际视野

在彩色宝石的世界里,有一个鲜为人知却令人惊叹的事实:全球每两颗彩宝中,就有一颗来自中国广东汕尾。正是这些凝聚想象力与艺术审美的璀璨宝石,让这座低调而内敛的城市,悄然撑起了全球彩宝产业的一部分江山,并逐渐走向更广阔的舞台。

(陈伟深 摄)

11月1日,首届汕尾国际珠宝展在海丰县启幕。展会集中展示了彩色宝石裸石、成品首饰、金银镶嵌饰品等多元产品,全面呈现汕尾珠宝产业从原料交易到设计制造的完整生态。这不仅是对汕尾彩宝产业实力的一次集中检阅,更是其迈向国际化的重要一步。

这场盛会,是汕尾彩宝产业发展的成果,也是其发展历程中的关键节点。其重要意义在于,将汕尾多年来积累的产业实力,正式切入全球宝石价值链的关键环节。

(陈伟深 摄)

众多海内外客商与国际友人因此远道而来,齐聚汕尾,共同见证这座城市与彩宝交相辉映的璀璨魅力。在这次国际性活动中,汕尾整合了中央媒体、本地媒体、网络平台及海外渠道资源,构建“一次采集、多元分发”的传播矩阵。通过预热海报、短视频纪实、海外社交平台多语种推送等多样化策略,汕尾彩宝的故事成功跨越地域与文化圈层,触达更广泛的国际受众,引发微博平台40余个百万级粉丝账号围绕彩宝活动盛况发帖,同时发起两个话题,话题阅读量累计超4300万,其中一个话题2次登顶微博汕尾同城热搜榜榜首。(郑雪云 汕尾市委宣传部供稿)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