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安全+满意 | 藏蓝守护绘就平安底色!

发布时间:2025-11-04 11:24:35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街头警灯常亮,危难时刻能第一时间找到警察,孩子走失、人员落水能被及时救助……在梅州这座最具安全感的城市里,安全感不是抽象的感受,而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日常体验。

(通讯员供图)

今年以来,梅州公安通过优化巡防机制、推进精准巡控、深化警民联动等一系列举措,持续强化社会面巡逻防控,切实提升街面见警率和管事率。今年1-10月,全市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8.78%,社会治安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时时有警 处处见警

不久前,兴宁市兴旺大桥附近,正在巡逻的兴宁铁骑队员接到指令:兴旺大桥附近有人落水。队员们迅速携带救生装备赶往现场,只见一名男子仰卧在河中心,随波浮沉,情况危急。

铁骑队员毫不犹豫,脱下外套、带上救生圈便跃入河中,奋力游向落水者,用救生圈将其固定后全力拖向岸边。最终,男子成功获救。

从接警到脱险,这场高效救援的背后,体现出梅州公安持续推进网格化巡防机制的优势。梅州公安按照“守点、巡线、控面”相结合的原则,在全市设置了63个“1、3、5分钟”快速反应圈,构建起网格布警、全天巡防的动态防控体系。围绕党政机关、交通枢纽、中心广场、大型商圈等重点区域,梅州公安加大值守与巡防力度,确保重点区域、重点时段“时时有警灯、处处见警察”。

精准巡防 智慧赋能

夜幕降临,梅江区院士广场的一处夜市渐渐热闹起来,人潮涌动,烟火气升腾。巡逻民警走到一家夜宵摊前,熟络地和摊主张叔聊起来。“生意好是好,就是担心晚上有人喝了酒闹事。”张叔一边招呼客人,一边道出隐忧。这句朴实的担忧,被民警默默记在心里。之后,巡逻民警便将这片区域作为夜间巡防的重点,提高巡逻频次,增加巡逻警力,确保一旦有情况能快速响应处置。

梅州公安坚持落实精准巡防机制,针对案件易发区域、重点路段和夜市等人流密集场所,科学部署警力,强化对可疑人员、车辆和场所的盘查,有力震慑违法犯罪,净化治安环境。

同时,依托“智慧新巡控”等科技手段,结合“情指行”一体化实战机制,实现“点对点”调度、“扁平化”指挥和“可视化”处置。一旦发生突发警情,情指中心可直接指挥,迅速调动周边巡逻警力合围处置,做到“一点触发、全域响应”。这一模式不仅打通了信息壁垒,也实现了警力互补、联动处置,大幅提升了响应速度与处置效能。

警民联动 平安共建

“1+1”能大于“2”吗?梅州公安用一场“寻人行动”给出了答案——警民联动,让平安梅州更具安全感。

近日,五华县双华镇苏区村村民张女士焦急地来到派出所报警,称她10岁的儿子小朱早上被送到学校门口后并未入校,监控显示孩子回家后又独自离开,家人四处寻找无果。双华镇周边山路环绕,孩子年幼,极易发生意外。

接报后,双华派出所立即启动最小应急单元机制。民警一边在周边走访排查,一边联系当地村干部协助搜寻。很快,有村干部反映在邻近的军营村见过类似模样的孩子。考虑到军营村通往苏区村需途经崎岖山路,孩子独行风险极高,民警立即带上张女士驱车沿该路线搜寻。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努力,最终在一段山路旁找到了独自徘徊的小朱。

(通讯员供图)

作为基层安防的“神经末梢”,梅州已构建起覆盖广泛的最小应急单元体系,与警方形成高效联动格局。一方面,梅州公安主动协调学校、医院、银行、车站等重点单位,以专业保安为骨干组建最小应急单元,将社会力量纳入安防网络;另一方面,为各单元配齐防护装备,落实重点部位巡防打卡机制,推动安防触角延伸至街头巷尾的每个角落。(郑雪云 邹霭璇)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