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富源街道以“心安街道”建设为统领,深化新时代“枫桥经验”实践,聚焦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创新打造人民调解“微治理”模式,通过专业化队伍、多元化机制、智慧化赋能,将“小矛盾”化解在网格,让“大和谐”构筑于基层,为全区基层治理现代化提供了可复制的“富源样板”。
专业队伍筑牢调解根基,激活基层治理“神经末梢”
富源街道将调解队伍专业化作为核心抓手,在全省率先推行专职人民调解员阳光推选机制,50名村级调解员中网格员占比88%,实现“一村一员”全覆盖。创新“专职调解员+网格员”管理模式,通过常态化培训提升法律素养和调解技能,推动“熟人网格”与“专业调解”深度融合。“现在街坊邻居有矛盾,调解员能快速上门,不用出社区就能解决,身边多了‘和事佬’,幸福感更强了。”大卢王新居居民高玉吉感慨道。队伍的专业化与本土化结合,使调解成功率跃升至100%,今年累计化解纠纷577件,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
多元机制提升调解效能,打造矛盾化解“终点站”
富源街道投资320万元打造集接待、调解、心理咨询等功能于一体的矛盾调解实体平台,创新“1+3+3+N”联调机制,整合司法所、派出所、律师事务所“三所联调”力量,形成“述、熟、梳、疏、舒”五步调解法。人大代表深度参与,依托“四见四知”巡查机制动态摸排矛盾,32名专业代表组建智库提供法律及心理支持。“人大代表参与调解,既提升公信力,又增强群众获得感,是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生动实践。”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杨振宁介绍。品牌调解室与智慧平台双轨并行,“心安富源”小程序推行“135工作法”,线上诉求100%限时办结,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数字赋能织密心安网络,绘就平安建设“同心圆”
“监控视频户户通让村民安全感倍增,突发状况第一时间就能得到处置。”北陈村党支部书记丁守峰表示,技防与人防融合的“全域感知”体系,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防控”转型。据了解,该街道升级“雪亮工程”,投资200万元新增高清探头164个,北陈村率先实现监控“户户通”,网格员通过实时巡查精准预警风险,同时启动“邻里守望”工程,计划安装实时监控280余处。“心安富源”小程序开通的“有诉求我就说”窗口,结合“全科大网格”平台打通多个部门数据壁垒,精准识别高频诉求6类,提前化解隐患12起。
“抓矛调就是抓民生,群众心安才是治理的落脚点。”富源街道党工委书记张伟表示,街道将持续深化“‘源’来有你”政法工作品牌,推动调解力量下沉网格、智慧平台全域覆盖,以“微调解”凝聚“大心安”,让“就地解纷”成为常态,构建起多元共治、科技赋能、民心凝聚的“全民心安新格局”,为“文明沾化、渤海名城”建设注入强劲动能。(周渤海 赵振帅)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