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淄博交警:以四重发力筑牢电动车安全防线

发布时间:2025-11-04 16:48:5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为有效推进电动车道路交通管理工作,解决电动车源头隐患大、交通违法多、事故易发高发的难题,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交通管理支队坚持“严管、严查、严处”原则,采取“严查严管、科技赋能、宣传先行、村居闭环”的工作措施,升级执法标准,扩大管控范围,重拳打击电动车各类交通违法行为,全力维护道路通行秩序。

重点区域“高密布控”,管控范围“全域覆盖”。在城市主次干道、商圈、学校、医院等人员密集区域,部署固定执勤和流动巡逻,实行“高峰守点、巡线”,确保交通违法“露头就打”。将整治范围延伸至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农村集市周边及城乡结合部,针对农村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违法上路等重点违法开展严查。高新区交警重点查处非法三四轮车上路违法行为,通过教育处罚相结合的方式压实安全责任。打破常规执法时间,增加早晚加班执勤警力,对电动自行车驾乘人员未规范佩戴安全头盔行为,全面取消首次警告,以刚性处罚倒逼安全习惯养成。张店交警在路口执勤时,对一名刚戴上头盔却未系好止扣的骑行群众当场指出问题并依法处罚,民警明确告知“头盔不是给交警戴的,关键时候是保自己命的”,强化安全认知。

科技赋能“精准打击”,管控范围“全域覆盖”。张店区市民王先生收到12123平台推送的违法信息时十分意外,自己因未佩戴头盔驾驶电动车被清晰抓拍,“以前觉得没交警就没事,现在才知道一直在被‘天眼’看着。”为有效提升头盔佩戴率,实现“中心城区辐射周边道路进而带动各区县”工作目标,淄博交警对中心城区80余个主要路口进行视频巡查,结合非机动车流量、头盔佩戴率、位置等实际因素确定了7个重点管控路口,每日早晚高峰加强警力部署,重点查处电动车重点违法。同时,采取“非现场抓拍+重点区域无人机抓拍”的管控措施,依托大数据融合平台对重点区域高峰时段以及学校、医院、商圈周边驾乘电动自行车未佩戴安全头盔人员进行分析研判,进一步扩大管控面,营造“交警无处不在、头盔不戴不行”的严管氛围,进一步提高头盔佩戴率。

多维宣传“入脑入心”,宣传先行“全面引导”。在参与“头盔撞击体验”小游戏后,李女士领到头盔,对着民警演示刚学会的佩戴方法:“原来卡扣要系好,之前戴了和没戴一样。”淄博交警在万象汇联合FM100淄博交通音乐广播开展“安全出行 幸盔有你”驾乘电动车佩戴头盔公益宣传活动,对佩戴头盔的重要性和《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中修订的部分内容开展普法宣传,线上线下累计近4万余人通过这次活动接受交通安全教育;召开淄博市贯彻落实《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办法(第二次修正稿)》新闻通气会,重点对电动自行车管理、电动三四轮车违法查处等热点问题进行了解答。临淄交警在农村大集搭起“流动课堂”,用方言讲解“电动三轮车违法载人引发交通事故酿悲剧”的真实案例,半天就吸引200余名村民参与,听完了课张阿姨说:“听了这些,觉得俺更得守规矩,不给家里添负担”。

村居协同“织密网络”,共治力量“源头监管”周村区北郊镇陈套村志愿者陈大叔最擅长用乡音讲道理:“前庄老李就是没戴头盔摔了,现在还躺在医院,咱不能拿命赌侥幸。”村书记算了笔帐:“自从加强交通安全管理,村里事故零发生,大家都觉得踏实。”如今村民出门骑车必戴头盔,违法载人现场基本没有。淄博交警一直坚持积极联合村居开展电动车守法出行宣传和管理;与市场监管部门协作,对辖区电动自行车、电动三四轮车销售网点进行排查,严防违规销售非标产品、非法改装等行为;与教育部门联动,通过上安全课、班会等形式,借助“小手拉大手”,督促学生家长骑行电动自行车接送孩子时自觉佩戴安全头盔,形成电动车文明出行“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综合治理格局。

淄博交警相关负责人表示,将持续深“严管+宣教+科技+共治”四重发力,推动电动车交通安全管理从“集中整治”向“常态长效”转变,用刚性执法、柔性引导、智能管控与多元共治守护群众出行安全。(李建国 李洪滨 张轶)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