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黑作坊”非法酸洗加工,6人被刑拘

发布时间:2025-11-05 12:32:4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非法酸洗加工,将含有高浓度重金属的废酸液未经处理直接外排,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直接威胁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是生态环境部门和公安部门严厉打击的对象。

2025年10月28日晚,揭阳市生态环境局惠来分局(下称惠来分局)与惠来县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下称县公安局环食药大队)在惠来县华湖镇溪洋村联合发起一场 “斩污行动”,成功捣毁一处对金属拉链进行非法酸洗加工的无牌无证作坊,依法对现场6名涉案人员予以刑事拘留。

精准研判

群众举报线索有效转化

10月24日,惠来分局接到市生态环境局转交的群众举报线索,反映惠来县溪洋村一汽车养护店附近有一家非法酸洗加工场偷排废水。惠来分局高度重视,立即启动初步分析研判程序,组织业务骨干对案件线索进行研究,梳理确定待查、待证事实,落实侦察人员,确定侦察区域,决定采取暗访方式开展排查。

隐蔽摸排

3天3夜蹲守,扮 “骑手” 摸清黑作坊规律

基于前期研判分析情况,惠来分局立即对涉案区域开展蹲点排查。为避免打草惊蛇,采取了“隐蔽摸排”方案——组织环境执法人员假扮外卖骑手,以送餐、问路为掩护,近距离接近涉案场所进行暗查。经过3天3夜,终于查清这一非法酸洗加工场所的具体位置以及具体作业时间。

该黑作坊的 “作息规律”为白天不作业,每晚7点至9点开始动工,作业时全程关闭门窗,直至凌晨2、3点才停工。

缜密部署

织密“法网”,执法司法合力“端窝点”

为防止涉案人员逃窜、证据灭失,惠来分局第一时间联系县公安局环食药大队,商请公安机关提前介入,共同周密研究人员抓捕以及取证固证等细节。

因该加工场刚好在238国道旁,与一疑为“哨卡”的小卖部相连接。双方故确定兵分3路,一路控制小卖部,切断传递信息渠道;一路直扑加工场4个角点对加工场进行包围,封堵嫌疑人逃窜通道;一路直奔加工大门,破门而入,控制现场——民警负责控制嫌疑人;环境监测人员负责采样送检;环境执法人员负责现场勘察、拍照录像、制作笔录等取证固证工作。

深夜围堵

100平方米铁皮棚里的 “污染陷阱”

28日当天22时20分,惠来分局执法人员与公安干警按照事先摸排的路线,将目标工棚团团包围,迅速破门而入。“污染窝点”一览无遗:现场酸性气味浓烈,大小不一的塑料桶无序放置,金属拉链在一桶桶酸性液体里滋滋冒泡,自来水龙头不停往桶里注入清水,含重金属的酸洗废水从桶里外溢到地面,未经处理,汇集到墙角一排放口,直接通过一根埋地PVC管向外排放。

各行动小组默契配合,同步推进抓捕、取证、固证等各项工作。公安干警迅速控制6名正在作业的涉案人员;环境监测人员第一时间对外排的废水进行取样,并连夜进行监测分析;环境执法人员则开展现场勘察、拍照录像等,同步制作现场笔录。

加工场内部

严打深究

“一案双查”追责任

监测报告显示,该加工场外排废水总铜、总铬、总锌等多项重金属指标严重超标。

经调查,该加工场使用硫酸等酸性化学品以及相关辅料对金属拉链表面进行清洗,并将产生的有毒有害废水直接向外排放,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污染环境罪相关规定,是一起典型的“散、乱、污”场所逃避监管、恶意排污的环境违法案件。

10月29日,惠来分局依法将案件移送惠来县公安局立案查处,涉案人员已全部被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现场残存的废酸废液以及其他有毒有害物质的规范化处置也在推进中。生态环境部门同步启动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工作,依法追究违法犯罪嫌疑人的生态损害责任,让 “污染者” 付出应有代价。(郑雪云 揭阳市生态环境局供稿/供图)

 

责任编辑:蔡劲蓉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