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中国式现代化加速前进,乘着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东风,中国新一轮城市更新行动正以更科学、更系统方式全面展开。联合国住房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大会于2016年通过《新城市议程》,为未来城市发展制定了方向,城市更新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作为国内城市更新的品牌和领先企业,在全国上下积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形势下,上海稷源集团根据中央精神,践行国家战略,率先探索实施:规划先行+金融赋能+数字赋能三位一体的城市更新的模式,引起了各方面关注。
双轮驱动:城市更新+数字房产证
2025年10月31日,上海稷源集团联合中信银行沈阳分行、吉林银行沈阳分行、哈尔滨银行沈阳分行及中信证券东北业务中心,在沈阳召开汇聚金融力量赋能企业发展:“城市更新高质量发展新路径金融合作对接会”。
会议以城市更新+数字房产证为双轮驱动,探索金融与科技深度融合的创新模式,为新时代城市治理现代化贡献智慧,紧扣四中全会部署,金融创新服务国家战略、推进城市更新为主题。
上海稷源集团董事长雷拥兵在会议致辞中表示:城市更新是新型城镇化的核心载体,数字房产证则是数字中国建设在民生领域的重要实践。稷源集团积极响应全会关于推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更好结合的号召,通过整合社会资本与数字技术,探索城市空间治理现代化的新路径。
三位一体模式:多层次金融方案落地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明确,推进城市更新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城市工作的重要抓手。我国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国家鼓励金融机构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积极参与城市更新,强化信贷支持。
上海稷源集团通过规划先行+金融赋能+数字赋能三位一体模式,在沈阳重点区域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城市更新等工程,同步试点区块链技术支撑的数字房产证系统,实现产权登记、交易流转全流程数字化,相关经验已纳入沈阳市城市更新三年行动计划,搭建起覆盖银行、证券、企业的立体化合作平台。
据住建部数据显示,2025年全国城市更新专项资金规模预计达到1.8万亿元,较2023年增长40%,其中中央财政直达资金占比提升至35%,重点支持符合“民生优先、低碳转型、智慧赋能”三大导向的项目。
建设银行沈阳分行行长、中信银行沈阳分行王晓忠、吉林银行沈阳分行行长杨辰、哈尔滨银行沈阳分行行长杜启华分别介绍了城市更新专项贷款产品及REITs(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试点方案;中信证券东北业务中心总经理张斌则从资本市场视角,提出通过债券发行、股权投资等方式拓宽融资渠道的可行性路径。我们特别关注数字房产证在金融风控中的应用价值。中信银行沈阳分行公司部副总经理赵薇表示,该行正探索将数字权证数据接入银行授信评估系统,通过数据增信降低中小企业参与城市更新的融资门槛。初步拟定的银团贷款方案拟为沈阳某重点更新项目提供超综合授信,其中首期资本将定向用于数字基础设施改造。
城市更新数字化管理平台HADC,助力城市管理
上海稷源集团现场演示了自主研发的城市更新数字化管理平台HADC。该平台通过物联网传感器采集建筑安全数据、结合AI算法预测片区发展潜力,并与不动产登记中心实现数据互通,确保数字房产证的权威性与实时性。这不仅是技术工具的创新,更是治理理念的革新。集团董事长雷拥兵强调,集团严格遵循四中全会建立健全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进行行政管理的制度规则要求,所有数据采集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及地方数字治理规范。会议期间,各方就成立沈阳城市更新金融实验室达成共识,计划重点攻关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中的估值难题、数字权证跨区域互认机制等课题。吉林银行代表透露,下一步将针对小微企业参与更新项目推出更新贷专项产品。
稷源集团积极践行国家战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举措。本次对接会正是上海稷源集团积极践行国家战略的行动之一。
上海稷源城市更新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雷拥兵先生表示:我们将以沈阳为试点,逐步推广更新+数字+金融模式,助力更多城市实现空间重构与产业升级的双重目标。数据显示,集团目前已在全国12个城市布局城市更新项目,累计带动社会投资超200亿元,创造就业岗位逾5万个。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上海稷源集团正以实际行动响应四中全会号召,通过深化政银企合作、强化数字技术应用,书写城市治理现代化的时代答卷。正如会议达成的共识:当金融“活水”遇见数字动能,城市更新的每一步都将走得更稳、更远。"
世界各国城市更新成功案例证明:通过合理的规划设计、各方面协作,城市更新可以从破旧到实现宜居、宜养的美好转化,带来经济、社会、生态多方面利益。
上海稷源集团所实施的三位一体城市更新的新模式,是在城市更新成功经验基础上,利用金融、数字化、智能化助力完善城市治理体系和提高治理能力,推动城市治理从粗放式、经验型向精细化、智慧化跃升,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对于当前我国城市更新工作具有现实意义。
(作者:大国战略课题组 崔传桢 雷拥兵)
责任编辑:柴晶晶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