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国体育

以赛为媒,山海同安绘就体旅融合新篇章

——2025厦门铁人三项公开赛圆满落幕
发布时间:2025-11-06 12:00:20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近日,随着最后一名选手冲过终点线,2025厦门铁人三项公开赛在环东浪漫线圆满落下帷幕。这场汇聚了速度与激情、融合了自然与文化的国际体育盛会,不仅成功挑战了运动员的体能极限,更以其广泛的参与度和深远的影响力,向世界生动展示了厦门同安湾的独特魅力,为当地文体旅产业融合发展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群星荟萃,国际赛事点燃滨海激情

本届赛事规模空前,共吸引了来自全球3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1800名成人组选手以及约500名朝气蓬勃的“小铁人”同场竞技。碧波荡漾的同安湾见证了游泳赛段的劈波斩浪,风景如画的环东浪漫线记录了自行车赛段的风驰电掣与跑步赛段的坚韧不拔。经过游泳1.9公里、骑行90公里、跑步21.公里,总计113公里的极限考验,来自澳大利亚的基兰·斯托奇与西班牙名将萨拉·佩雷斯·萨拉凭借出色的发挥,分别将竞争激烈的男子职业组与女子职业组冠军收入囊中。

 

来自世界各地的选手在同安湾畔开赛

这场高水平竞技通过网络直播与图片直播等现代化传播手段,跨越地理阻隔,将赛事的紧张刺激与环东浪漫线的椰风海韵、同安深厚的人文底蕴同步传递至全球各地,获得了数以万计在线观众的关注与点赞。赛场内,是运动员们挑战自我、永不言败的体育精神在闪耀;赛场外,是世界目光对厦门、对同安优越自然环境与独特城市文化的聚焦与欣赏。

品牌加持,跻身全球顶级赛事序列

厦门铁人三项公开赛的另一个显著亮点在于其高规格的赛事品牌。自2024年起,该赛事正式获得全球顶级铁人三项系列赛——ChallengeFamily的授权,成为中国大陆地区唯一一站113公里中距离系列赛。这一身份的确立,标志着厦门铁人三项公开赛已成功对接国际标准,跻身于世界铁人三项运动的精英舞台,极大地提升了赛事本身的国际知名度与吸引力,也为厦门打造国际体育名城注入了强劲动力。

ChallengeFamily以其严谨的组织、热烈的赛事氛围和注重家庭与社区参与的理念享誉全球。厦门站的加入,不仅丰富了中国铁人三项运动的赛事体系,为国内顶尖选手提供了在家门口参与国际大赛的机会,也为中国观众近距离感受世界级铁三赛事的魅力打开了窗口。

赛旅融合,“流量”变“留量”的同安实践

赛事的意义远不止于竞技本身。借此次铁人三项公开赛之机,包括赛事形象大使、中国著名铁人三项运动员苗浩以及王斯玉、基兰·斯托奇、萨拉·佩雷斯·萨拉、萨姆·马斯格罗夫等在内的中外选手组团走进了同安历史陈列馆、孔庙等文化地标,进行了一场深度的“同安人文探索之旅”。这正是“跟着赛事去旅游”这一新兴消费模式的生动体现。

如何将大型赛事带来的瞬时巨大“流量”,有效地转化为持续消费的“留量”,进而提升城市的人气、温度和产业活力,是同安区长期探索并实践的重要课题。以铁人三项赛为代表,近年来,福建省青少年帆板锦标赛、梅沙教育全国青少年帆船联赛、中国家庭帆船赛等一系列水上及滨海赛事纷纷选择在环东浪漫线落地生根,共同构筑起一条充满活力的滨海旅游文化体育产业带。据悉,2025特步厦门环东半程马拉松赛也已定档于12月21日在此举行,预示着环东浪漫线的赛事经济将贯穿全年,持续发热。

 

参赛选手齐聚同安湾畔

这些赛事的成功举办,显著带动了周边文旅、住宿、餐饮、交通等相关产业的消费增长。比赛期间,涌入的大量运动员、工作人员、家属以及观赛游客,为当地商家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形成了不容小觑的经济增长点。体育赛事的“磁场效应”正在持续放大,成为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展望未来:办一场赛事,兴一座城市

同安区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继续秉持“办一场赛事,兴一座城市”的理念,持续放大体育赛事的综合带动效应。通过精心策划和组织更多高水平、有特色的国际国内赛事,不断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服务品质,深化赛旅融合,让赛事带来的澎湃热度,有效转化为城市发展的温情温度、汇聚人气的持久厚度以及产业升级的战略高度。

在山海相拥的同安,体育正与旅游、文化、消费等领域进行着深度的跨界融合。2025厦门铁人三项公开赛的成功,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事的圆满句点,更是一个区域以体促旅、以旅彰文、以文兴产的新起点。在这片充满浪漫与活力的土地上,关于体育赋能城市发展的动人篇章,正在被持续书写,值得世人期待。(文/陈必勋  图/厦门体育产业集团)

责任编辑:柴晶晶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