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是制造业强区最深沉的底气。
在粤港澳大湾区的产业腹地顺德,机械臂的轰鸣与市井的烟火交织成发展的交响,而遍布城乡的平安图景,正是这曲交响最坚实的底色——景区驿站的智能屏上,人流脉络清晰可控;夜市街头的巡防灯束,划破夜色织就防护网;综治中心的接待台前,群众诉求终得纾解;企业车间里,法治护航让创新无虞。
这份踏实的安全感,源自顺德对平安建设的系统深耕。从“平安细胞”的全域覆盖到综治中心的实战运转,从矛盾化解的前端发力到营商环境的法治赋能,顺德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铸就了一张 “全域协同、精准高效、民生为本” 的平安网络。

顺德区警辅力量正在巡防
织密联防联创网:让平安可感可触
制造业的精密基因,早已融入顺德的平安防控体系。为破解城乡烟火处的平安考题,顺德锚定“显性用警 + 精准整治”双路径,构建起立体防控的“铜墙铁壁”。以PTU为核心的“水、陆、空”智慧巡防体系全面铺开,日均2800余名巡防力量全天候穿梭城乡,步巡点在商圈、社区精准布防,5分钟首接警的承诺从未落空。2024年,全区14类街面警情同比锐减42.74%,警灯常亮处,便是群众心中最安心的风景。
防控的精度,更藏在“平安细胞”的培育中。顺德以“一镇(街道)一品牌”深耕细作,让平安在最小单元扎根结果:大良金榜牛乳街的“平安驿站”,将秩序维护、纠纷调解等功能拧成一股绳,守护着舌尖上的安全;陈村的“平安园区”构建全链条纠纷化解体系,39宗劳资纠纷在萌芽期消弭;勒流的园区服务中心以“1+3+N”机制,让企业难题快速破解。“平安医院”“平安校园”“平安小区”星罗棋布,共同构成社会肌体的“免疫系统”。
群防群治的力量更让防线愈发坚实。“凤城平安哨”志愿服务队广纳群贤,快递小哥、志愿者化身流动岗哨,推动平安守护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出击”。
构建多元解纷链:把矛盾止于未发
如果说联防联创是平安顺德的“外防屏障”,那么矛盾化解便是守护民生的“内循环系统”。顺德依托“1+6+N”体系,将区级综治中心打造成矛盾化解的“中枢大脑”,与 10个镇街中心构成“1+10”联动网络,实现“进一扇门、解百样忧”。截至今年9月,区级中心已接待群众近4000人次,受理纠纷6090件,成为群众口中的“民生难题终点站”。
“警网融合”则让治理精度直抵末梢。伦教街道37个警格与128个基础网格深度嵌合,“网格排查、警格处置” 的闭环流程高效运转,1912宗矛盾纠纷就地化解,刑事治安警情同比下降58.82%,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格、大事不出街”。这一模式在全区铺开,如同为基层治理装上“精密齿轮”,让响应更迅速、处置更精准。
行业痛点更需专业解法。顺德将“枫桥经验”延伸至产业一线,家具、不锈钢等领域的166个行专商调解委员会精准发力,41个行业协会协同共治,今年以来调处案件4168件,成功率高达97.5%。从邻里口角到企业纠纷,顺德用多元力量织就“矛盾过滤器”,让和谐成为社会主旋律。
筑牢营商安全盾:为发展赋能护航
敢闯敢干的顺德,始终以法治护航产业升级。今年10月30日,全省首个破产与清算事务协同中心揭牌,以“企业医院”为定位搭建五大平台,创新“预警—引导—重整” 机制,为困境企业打通重生通道,补上市场服务“最后一公里”。
金融领域的治理创新早已见效。金融司法协同中心首创 “三端共治”模式:前端联合协会防风险,中端引入非诉力量解纠纷,末端集中审理提效率。成立一年间,处理纠纷超3万件,标的额突破60亿元,推动诉讼量下降30%,用专业高效守护金融安全。
监管与服务的平衡,更见治理温度。顺德深化“综合查一次”模式,以差异化监管、白名单制度与柔性执法,实现 “进一次门、查多项事”。今年以来,全区涉企检查次数同比下降21.52%,减少上门频次3911次,轻罚免罚超8000万元,让企业卸下包袱轻装前行。
平安筑基,发展致远。顺德以系统思维谋全局,以创新举措破难题,让平安成为最坚实的发展底色。在这片热土上,平安与创新共生共荣,正书写着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陈赞亮)
责任编辑:蔡劲蓉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