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中医药发展战略的指引下,万源市中医院作为达州市公立医院改革与高质量发展示范项目单位,直面山区县域资源禀赋不足的现实困境,坚持以“体系筑基”与“人才赋能”为双轮驱动,深入实施专科提强、服务提质、人才提优、发展提速“四大工程”,系统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公立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万源方案”。
重构空间与专科,以“体系筑基”夯实发展硬支撑。医院突破传统基建思维,将硬件扩容与功能重构、专科建设系统性融合。通过争取专项资金建成医养综合大楼,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全院功能布局优化与流程再造,实现了从“分散低效”到“集约高效”的转变。创新构建“雁阵式专科集群”发展机制:以1个省级重点专科为“头雁”引领,5个市级重点专科为“强雁”支撑,3个在建专科为“新雁”储备,形成了梯队清晰、协同共进的专科发展新格局,为服务能级跨越奠定了坚实基础。
融合技术与传承,以“人才赋能”激活内生动力。医院创新构建“技术联盟+师承体系”双轨并行机制。对外,与重庆、成都、达州等地高水平医院建立12个医联体与专科联盟,借力突破关键技术,成功开展多项县域首例高难度手术。对内,高标准建设2个“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创新推行“名医带徒、县乡村联动”师承模式。通过“西学中”、“巴山扁鹊”人才培养计划、高层次人才引进等多元化路径,构建了“引育并用、梯次衔接、覆盖全域”的人才培养体系,实现了从“单一名医”到“人才森林”的生态性转变。
推动资源下沉,构建“县域共享”协同服务新机制。作为区域中医龙头,医院勇担“全市共享”责任,创新建立“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中心”辐射机制。通过常态化技术指导、全覆盖业务培训、大型巡诊义诊等方式,将优质资源精准下沉至31家乡镇卫生院,年均培训基层人员超500人次,惠及群众上万人次。此举不仅织密了县域中医药服务网底,更形成了“一院带全县、全县促一院”的良性循环,实现了服务能力从“点状突破”到“系统提升”的转变。
强化中西医协同,打造“内涵发展”融合创新模式。医院以建立“有机制、有团队、有措施、有成效”的中西医协同模式为核心,打造骨伤科、老年病科等中西医协同“旗舰”科室,并加入多个专科联盟,显著提升疑难疾病诊疗能力。同时,坚持党建引领,行政后勤党支部获评市级“标杆党支部”,以高质量党建推动管理效能和服务质效双提升,实现了患者满意度持续保持在99.3%以上的优异成效。
万源市中医院的示范实践,核心在于通过体制机制的系统性创新,将有限资源通过最优路径配置,激活内生动力,释放发展潜能。其以“双轮驱动”明确战略方向,以“四大工程”落实战术路径,成功探索出一条“硬件是基础、人才是核心、技术是关键、协同是路径”的山区县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之路,为夯实中医药服务网底、建设健康中国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实践样本。(万源市中医院)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