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区域协同

陕西省渭南市“十四五”发展成就系列报道之二

临渭区:提质增效激活力,奋楫争先谱新篇
发布时间:2025-11-07 13:54:04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十四五”以来,渭南市临渭区聚焦全面建成黄河中游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核心示范区,以建设全域美好生活示范区和老年友好型城市为目标,持续锚定做精城区、做强园区、做优景区“三个主攻方向”,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全区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迈出坚实步伐。

综合实力再上新台阶

辖区生产总值突破400亿元大关,年均增长5%以上,是2020年的1.24倍;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314亿元,年均增长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240亿元,年均增长7.1%;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7%,较2020年提高了4个百分点。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8万元和2万元左右,较2020年分别增加1.1万元和0.6万元,城乡收入比从2.64降至2.4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和支出累计完成30.1亿元、235.6亿元,较“十三五”期间分别增加11.3亿元、16.4亿元。

产业发展迈出新步伐

深入开展银发产业综合开发、高新产业集聚发展、农业产业提质增效“三大行动”,产业结构优化至15.3:16.1:68.6。主导产业铸链赋能,出台支持银发产业24条政策措施,建成智慧养老产业园,鸿基椿萱颐养中心建成运营、康复康养中心即将建成,发展中药材、适老化农产品3.5万亩,转化银发产业成果23项、开发产品45个、申请专利38项,臻艾源、博思特等服务品牌入列行业新兴产品,银发产业全产业链产值突破100亿元。高新产业聚链成势,省级高新技术开发区成功获批,入驻企业68家、产值突破30亿元。全区新增规上工业企业12户,培育“两化融合”、省级创新型、“专精特新”企业24户,入库科技型企业100家、高新技术企业50家。现代农业强链增效,新增省市级现代农业园区10家、龙头企业17户,村集体经济总量超50亿元。实施果业品牌战略升级规划,种植葡萄26万亩、年产40万吨,猕猴桃9.7万亩、年产12万吨,“临渭葡萄”以34.99亿元稳居中国果业品牌葡萄类榜首,猕猴桃“龙珠异果”获评全国果业振兴百强品牌,两大产业相继入选全省现代农业产业链典型县。全省首宗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成功入市,获评全国典型示范案例。

项目建设实现新突破

“十四五”期间,实施重点项目282个、完成投资418亿元,老城街城市供排水改造、标准化厂房二期等163个项目建成投用,沋河幸福河湖、老城风貌提升等119个项目扎实推进。抢抓中央预算内、专项债、特别国债机遇,申报落地项目151个,争取到位中省资金34亿元。策划储备“十五五”重大项目1033个、总投资3300亿元,数量、体量分别是“十四五”1.5倍、2.7倍。围绕11条重点产业链,赴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区叩门招商80余次,举办“银色浪漫·美好临渭”等系列推介活动20场次,招引落地运达风电、筑青医药等项目48个、总投资128.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20个,累计到位资金53亿元、年均增长10%以上。全力保障重点项目建设,用地规模达到38.35万亩,政务事项办结时限平均压减60%,企业开办压至0.5个工作日,率先在全市实现所有街镇“一枚印章管审批”。

城乡品质展现新面貌

实施精致城市建设三年行动,99个城市更新项目完成投资265亿元,打通“断头路”18条,改造老旧小区463个,建成交付公租房14187套、分配安置房2304套。新增城市驿站19座、示范公厕20座,建成各类公园23处,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2%。创新开展走街巡查、物业星级评定,272个物业管理小区实现“一费制”全覆盖,顺利通过国家卫生城市复审,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临渭万达开业运营,恒基商厦完成升级,新悦天地步行街基本建成,打造“一刻钟”便民生活圈20个,入选全国县域商业“领跑县”。老火车站旧址展陈开放,葡萄产业园入选全国乡村游精品线路,军事博览园入选抖音“渭南消费者心选好去处”展馆展览类第1名,正在谋划的沋河夜经济示范街区、老城五星级酒店有序推进、即将开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投资4.3亿元实施衔接资金项目342个,建成高标准农田21.38万亩,粮食面积达到113万亩、年产量稳定在33万吨以上。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打造农旅康养体验、产业融合发展2条示范带,抓建“四小园”237处、110,建成省市级“千万工程”示范村16个

生态环境取得新成效

深入推进青山、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全面构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1+8+4”体系,中省环保督察、黄河流域警示片反馈问题扎实整改。完成营造林15.9万亩,森林面积达到21.2万亩,林木覆盖率从2020年的30.5%增至33.2%。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重点区域146处污染源全面纳入管控,“六项污染物”全部下降,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持续改善。郊野公园建成开放,南塬北坡生态修复、南部沟道综合治理全部完工,实施水土保持项目15个、治理水土流失80平方公里。沋河张家庄、渭河树园等5个断面均达到或优于考核要求,渭北排水(碱)工程清淤400公里、治理易涝点和过村段15处、亮界划线100公里,黑臭水体实现动态清零。新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20座,完成农村改厕5.2万座,城乡垃圾收集转运一体化项目建成投用、农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95%以上,被评为全国第二次污染源普查先进集体。 

民生改善彰显新作为

民生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连续5年保持在80%以上。投资14.6亿元,新改扩建瑞泉初中、五里铺小学等学校70所,新增学位1.5万个,引入北大、交大等优质教育资源共建燕园示范中学、万科城小学,择校热得到有效改善,被确定为国家义务教育教学改革实验区。渭南中医医院新院址建成投用,布局建设4个医疗次中心,新增医养中心8家,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达到80项,获评全国医养结合示范区。中心敬老院投入运营,建成街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7个、村社养老服务点269个,完成适老化改造4650户,入选全国县域养老服务体系创新试点区。渭桥路上跨铁路桥主体建成、高速立交即将开工,提升县乡道23条450公里、硬化通村路290公里,改造危桥70座,安装生命安全防护设施120公里。4个超大城市社区全部调整到位,城乡社会救助保障标准较2020年分别提高14%和11.2%。公共文化中心建成投用,图书馆获评国家一级馆,三张紫阳等3村入选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建成零工市场、驿站17个,累计新增就业3.6万余人。全省平安区实现“四连创”、有望获授“平安金鼎”。(渭临)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