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金融财经

山西汾阳农商银行:深耕乡土,润泽小微

发布时间:2025-11-07 14:40:56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在县域与乡村经济发展中,资金是血脉,信用是畅通血脉的基石。作为地方金融主力军,山西汾阳农商银行肩负“普之城乡,惠之于民”使命,其信用主体创建工作,是将金融活水滴灌至农户、商户及小微企业的核心举措,以“走访、建档、评议、授信”四部曲形成完整工作闭环。

走访——用脚步丈量民情,以诚心开启信任

信用创建始于走访。汾阳农商银行演武支行客户经理身背挎包,深入田间地头与街头巷尾,兼顾“地毯式”覆盖与“精准式”对接:既对辖区农户、居民、商户系统摸排,确保不漏潜在信用主体;又聚焦地方特色产业、合作社及产业链小微企业重点对接。

沟通中,客户经理不仅收集资产、负债、经营状况等“硬信息”,更以拉家常方式了解品行、家庭和睦度、邻里口碑等“软信息”,为后续信用评估积累真实一手资料。此举既是“挎包精神”的现代传承,也为银客关系注入温度。

建档——化零为整,为信用“画像”

走访信息需科学整理,建档即为潜在信用主体建立“数字信用档案”:将身份证明、资产证明、经营证明、种养规模、家庭构成、社会评价等信息录入信贷管理系统,按统一标准分类归集形成结构化数据池,并通过初步合规审查与风险筛查,排除不符合准入条件的客户。

建档让模糊“印象”变为清晰“画像”,使无形信用有据可查,为客观评议筑牢数据基础。

评议——阳光下的“公平秤”

评议是信用创建的关键环节。支行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优势,引入民主评议机制:组建评议小组、召开评议会,通过集体决议对客户给出“优秀”“良好”“一般”或“不予推荐”等初步信用等级意见。

该机制弥补纯数据模型不足,尤其适用于缺乏抵押物与规范财务账表的农户、小微客户,将社会资本转化为金融资本,确保评估接地气、过程公正透明。

授信——从信用到信贷,兑现金融承诺

评议后进入授信阶段,将信用评价转化为实际金融额度:完成内部审批后,向符合条件客户核定授信额度,该额度可作为“金融备用钱包”,方便客户急需时快速支取;同时,客户经理主动指导客户通过手机银行、柜台等渠道激活使用贷款。

授信实现“信用”到“信贷”的转化,让守信者感受信用价值,以“一次核定、随用随贷、余额控制、循环使用”模式,缓解融资难、融资慢问题。

“走访、建档、评议、授信”四部曲,是演武支行深入肌理的金融服务模式。通过该体系,支行将分散隐性的社会信用整合为可评估、可使用的金融资源,为乡村振兴与小微企业成长注入金融活水,助力构建“人人讲信用、信用变黄金”的乡村金融生态,践行农商行社会责任。(焦健)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