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第二十届群星奖获奖名单》公布。由太原市聋人学校创作并表演的舞蹈《蒸蒸喜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评委和观众的一致好评,荣获群星奖。

据悉,本届群星奖共有1996个演出单位的5039个作品(团队)、29.5万群众文艺工作者参评,经过初选、复评及终评,最终从全国报送的数千部作品中评选出60个获奖作品(团队),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广场舞、群众合唱各10个。
舞蹈《蒸蒸喜乐》以质朴而真挚的舞姿和细腻的情感表达勾勒出一幅生动的幸福生活画卷,让人不仅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更触摸到了生活的温度。舞蹈中,《蒸蒸喜乐》的舞者们仿佛是从生活中走来的精灵,她们的每一个动作都充满了生活的气息。她们以欢快的步伐跳跃入场,仿佛是一群刚刚结束劳作、带着满心喜悦归来的村民。她们的舞姿轻盈而灵动,都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种对生活的热爱和满足,仿佛在分享着生活中的点滴快乐,又像是在日常生活中与亲朋好友的嬉戏打闹,没有华丽的修饰,只有生活的真实模样和最纯粹的情感表达。
在舞蹈中,舞者们运用了许多具有山西特色的舞蹈元素,如欢快的秧歌步、富有节奏感的鼓点等。这些元素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表现形式,也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了山西的文化底蕴。同时,舞蹈所展现的“生活的蒸蒸日上”的主题也体现了山西人民勤劳、乐观、向上的精神品质。《蒸蒸喜乐》不仅是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更是一部承载着地域文化特色的艺术作品,它通过舞蹈的形式,展现了山西地区独特的文化风貌和人文精神。

据山西省残联表示,舞蹈《蒸蒸喜乐》的获奖不仅是对山西残疾人文艺创作水平的肯定,更是山西残疾人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生动写照,获奖作品由基层文化工作者和听力残疾人、特教老师共同创作,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反映了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和情感需求,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和强大的生命力,充分体现了基层文化创作的活力与成果,勾勒出山西群众文化和残疾人文化“百花齐放”的繁荣图景,既是对山西近年来群众文化和残疾人文化工作成果的肯定,更是三晋文化“守正创新”的生动实践。
近年来,山西省残联大力支持和鼓励全省广大残疾人积极参与文化艺术创作,以本土文化为根基,以创新为动力,以残疾人需求为导向,创新发展特殊艺术,不断推出优秀作品。聋人舞蹈《蒸蒸喜乐》作为新时代山西残疾人文艺创作的优秀代表,参加了今年8月在湖北省武汉市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残疾人艺术汇演,斩获一等类节目。(姚荃茂)
责任编辑:刘玉晨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