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道网——中国报道杂志唯一官方网站
位置 : 当前位置:首页 >> 法治在线

海门法院四甲法庭积蓄司法力量书写为民答卷

发布时间:2025-11-07 15:42:18 推广来源:中国报道

海门法院四甲法庭在纷繁复杂的基层纠纷中沉淀智慧,在日复一日的司法实践中积蓄能量,将“为民司法”的初心深植于每一个案件的审理、每一次矛盾的化解、每一份文书的撰写中,静候法治温暖的春天。

融和法庭:延伸服务触角,打通司法“末梢神经”

四甲法庭深度运用“融和法庭”打造基层治理新模式,在辖区内建成5个村级、4个镇级融和法庭,将审判台搬到群众“家门口”。通过“云端调解+现场普法”相结合,成功化解多起典型纠纷。在一起王家两兄弟分家析产纠纷中,通过走访村委会及国土资源所,法庭查找了当年建房审批的档案资料,经过仔细梳理王家祖屋建成、翻建的历史脉络及家庭成员更迭情况,对房屋份额进行精准分割,最终方案得到王家兄弟一致认可,并依托融和法庭平台对分家协议进行了高效司法确认,法庭的高效解纷也获赠当事人的“锦旗”认可;面对34户农民讨要租金的土地租赁合同纠纷,法庭联合乡镇司法所在融和法庭对农户和租户进行现场调解并当场完成司法确认,有效避免了群体性纠纷风险。近年来,四甲法庭通过常态化开展融和法庭“现场调解+以案释法”活动,不仅实质性化解了矛盾,也真正实现了“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社会效果。

多元解纷:构建共治格局,织密基层“和谐网络”

四甲法庭积极推动“一庭三所”联动机制,联合派出所、司法所、法律服务所共建解纷体系。法庭设立了“诉调解纷驿站”,一年内运用“先行调解机制”成功化解纠纷200余起,为当事人节约诉讼费5万余元;通过“我在法庭学调解”“通法惠民”等活动常态化组织法律明白人开展培训。今年以来,专项开展调解业务培训5次,培训惠及各镇党委政法委员、专职调解员、负责综治维稳工作的村居干部以及各区级专业调处工作站业务负责人及专职调解员代表共计400余人次,经过多次沉浸式调解培训,辖区内的法律明白人已成为基层矛盾化解的重要力量。通过深化实质解纷理念,法庭着力化解邻里之间排除妨碍纠纷28起、兄妹之间家产继承矛盾15起、父母子女间赡养纠纷22起,让司法裁判解“法结”更解“心结”,有效修复社会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价值引领:司法裁判传温情,弘扬时代“文明新风”

四甲法庭坚持通过司法裁判传递价值导向,以“刚性裁判+柔性司法”双轨并行,让法治成为涵养文明的活水源头。在一起因“揽客”纠纷引发的侵权案件中,法庭通过细致调查监控视频和医疗记录,认定原告存在故意扩大损失的行为,最终仅支持合理医疗费用,驳回了其他不当诉求,以刚性裁判明确“诚信维权”边界,引导公众理性行使权利。在一起“烈性犬”伤人案中,合议庭通过充分开展案例调研,将入库案例和指导案例巧妙运用到案件审理释法明理和纠纷调解过程中,让当事人通过指导性案例的裁判尺度了解本案纠纷的处理方向,不仅高效化解了矛盾纠纷,还对当事人产生了良好的法治教育作用,对“文明养犬”这一社会治理问题给出了司法答案。

另一方面,法庭积极通过柔性司法传递司法温度:在赡养纠纷中连续三年发出《表彰孝子建议书》,弘扬孝善文化;在房产继承案中运用“先行调解”保全手足亲情;在企业货款纠纷中,通过“执前划扣”提振企业信心,护航企业经营发展……

一滴水可以折射出太阳的光辉。四甲法庭扎根广袤基层大地,通过一件件小案的用心裁判、一件件小事的妥善处理,努力让司法裁判成为传承美德、引领风尚的温暖力量,在基层绘就“老有所养、亲有所依”的和谐画卷,以“价值引领”传递温度,在基层司法的田野上深耕不辍。(程炎 钱玉佳)

责任编辑:刘玉晨

关于我们|联系我们|法律顾问|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 中国报道杂志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京)字第07311号 电子邮件: chinareport@foxmail.com 法律顾问:北京岳成律师事务所 

电话: 010-68995855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京)字 189号 京ICP备14043293号-10 京公网安备:110102000508